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德国的欧洲or欧洲的德国

发布时间:2013-4-9 12:31:4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

  德国中枪 很受伤

  塞浦路斯危机解决方案最终敲定,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塞国人民对救助主力德国的不满,与此同时,欧债危机中曾被救助的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希腊等国对德国的愤怒遥相呼应。

  从最初的希腊,到如今的塞浦路斯,德国似乎一直扮演着出力不讨好的角色。塞浦路斯爆发危机后,该国示威者狠批德国,塞浦路斯的报纸将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称作“德国佬”,还指责德国财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说话的样子像个“法西斯分子”。

  路透社报道称,受稳固的财政、强劲的增长及低失业率支撑,德国将自身视为欧洲唯一成年人,并认为有责任管教任性的子女,以保持家庭和睦团结。伦敦智库欧洲改革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称,“德国政策制定者正在适应其新发现的地位,他们接近于享受这一位置。他们例行公事地告诉欧元区其他国家如何管理经济,指出德国是整个货币联盟的模范。”

  另一方面,德国对于自己总是“花钱买骂”也大为不爽,有媒体指出,德国国民认为,德国一次次拿出纳税人的钱,去救助其他因挥霍浪费而无力还债的国家,但后者却认为是“理所当然”,对于德国提出的严守财政纪律和加强财政紧缩的主张,只是敷衍塞责。德国《图片报》的报道配以大标题《老是德国人的错》,也概括了德国人心中的不平:德国为别人付的钱最多,却总遭别人辱骂。

  左右为难 很迷茫

  英国《金融时报》刊发题为《“德国主导欧洲”的危险》的文章指出,德国影响力不断增长,以及由此引发的怨恨不断加深,现在成了欧洲政治的主题。这是对历史的嘲讽,因为发端于上世纪50年代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主要目的就是永远终结那种认为德国太过强大、无法与四邻和谐共处的观念。

  在巴黎和布鲁塞尔有句口头禅是,人们需要的是“欧洲的德国,而不是德国的欧洲”。但是该文同时指出,这种恐德症对德国并不公平。表面上的吵吵嚷嚷背后,德国纳税人将向又一项欧元区纾困方案提供比例最高的资金。德国向邻国发放了几千亿欧元贷款,换来的结果却是被指责为新纳粹主义,这看起来确实有点残酷。

  回首两年前,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曾经表示:“与其说我担心德国的强权,不如说我开始担心德国的不作为。”当时热议的一个议题是,德国是否应该拿出更多领导力,甚至在欧洲充当“良性霸权”。

  然而现在,时过境迁。有媒体称在欧债危机中,德国处在一种两难境地之中:一方面,德国若不愿救助重债国家,会遭到不愿承担责任的指责;另一方面,德国若是稍许展示自己的“肌肉”,为欧债危机的应对定调,即会被认为德国企图主宰欧洲。

  唇齿相依 难分离

  另外一种论调认为,欧洲离不开德国,欧洲各国应该借鉴德国的模式重振自己的经济。在中国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就有专家指出,虽然其他欧元区国家都在批评德国,但实际上德国的结构更有效率,而且更有竞争性。还有媒体认为,德国经济在欧洲独占鳌头,这与其财经制度、经济模式、国民性格等均有关系。借危机将德国模式推及欧盟其他成员国,对德国乃至这些产业空心、举债度日的国家都未必是坏事。

  至于德国人,有专家指出,他们“不仅更应该考虑到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心理感受,还应该调整自己的行事风格”,德国不能单独领导,而是应与法国合作,虽然伴随着法国经济的衰弱,法德轴心的重心已经倒向德国这一边,但是“政治和军事强而经济弱”的法国与“经济强而政治和军事弱”的德国之间的“不对称的对称”格局并未被打破。德国前联邦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说,“全世界都在等待欧洲终于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其中,包括德国人与法国人以及其他邻国合作的坚定意志。”德国对于欧洲而言或许太大,但对于世界而言又却太小。德国若想要在世界上保持现有的地位乃至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离不开一个强大的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