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购燃气”背后的公共管理难题
近日,一则关于天然气将要涨价的传闻让大家慌了神,购买燃气的长队伍在神州大地随处可见,其中又以中老年人居多。在西安,一位排队买气的老人因为空气不好差点晕倒,还有的老人随身带着速效救心丸,以备不时之需。好不容易排上队,当然得多买一些,有的人一次买了可供家庭使用十年的燃气。
水电气涨价传闻刺激抢购的现象屡见不鲜,每次都有荒唐可笑的事件出现。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去年12月份,昆明市民听闻燃气涨价开始疯狂抢购,为防止出现安全隐患,当地政府不得不推出限购措施。抢购有时是源于涨价预期,有时也会由突发事件引起的短缺引起。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传闻称福岛核电站泄漏辐射已到达中国,国人听闻食盐是预防核辐射的佳品,于是就成袋成箱地往家搬。
生存和安全是人最基本的两种需要,或许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曾经长期经历苦难,所以在可能威胁生存和安全的事情面前,会显得更加谨小慎微,随时随地准备去抢,过马路抢,下飞机抢,上公汽抢,公共食堂吃饭也抢。
一旦有传闻或者谣言出来,很多人都会丧失基本的判断能力,不管是真是假,先把东西抢回来再说。在抢的意愿和技巧方面,我们是世界领先的,物阜民丰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之前的中国人经常要应对物资匮乏,抢成为一种本能。上大学之前,家中有长辈曾热心地传授吃“大锅饭”的秘笈,比如米饭要先盛半碗吃,馒头必须一次拿两个,只可惜没有机会去检验是否奏效。
生活在社会上,每个公民都承担着责任,合格的现代公民应该努力掌握一些基本的素质,包括科学素养、法制意识、契约精神和思辨能力等等,这些素质的培养有助于维护和谐的公共秩序。以抢购燃气为例,像长春、苏州等地都是刚刚开完调价听证会,上次的调价还未执行,政府应该会考虑再次调价的社会影响;传闻中称发改委宣布天然气调价,其实燃气价格并非国家发改委单独决定,而需要更高层面拍板,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政府的决策流程,就不难判断传闻的可信度。
对每个人来说,涨价前抢购燃气是理性选择,但众人的理性选择合在一起,却会表现为社会行为的不理性,在引导公众预期和维护公共秩序方面,我们的政府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水电气是基础的资源能源品,价格调整影响范围非常广,居民对其有需求刚性,又对价格极其敏感,所以政府在水电气价格调整时应该做到程序合法,信息透明,切忌扰乱公众预期。
对于像燃气涨价这种可能引发抢购、甚至影响到社会秩序的传闻,相关部门的应对措施也须及时有效。此次涨价传闻出现后,价格管理部门和各地政府都没有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应,政府行动迟缓本身就增加了传闻的可信度,抢购行为自然会愈演愈烈。待到相关部门出面澄清传闻时,抢购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如果澄清能够来得更早一些,局面不至于失控。
政府公信力的培育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据河南郑州当地媒体报道,尽管郑州官方物价部门公开辟谣,天然气暂无涨价可能,但是各燃气营业部仍火爆异常,政府澄清在与谣言传播的较量中落了下风。政府辟谣无法阻止谣言传播,反映出公众对于政府的不信任态度,公众的选择很可能是因为过往曾经上过当。作为维护公共秩序的第一责任方,各级政府必须珍视自己的公信力,这是政策能否奏效最为重要的基础。 (作者系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
上一篇:今年货币政策走向不宜早下结论
下一篇:以承担市民化成本来补偿农民历史性贡献
·券商板块跌近5% 个股全线飘绿东北证券领跌2013.03.28
·中兴商业被疑隐藏利润 早盘一字涨停2013.03.28
·银行股遭遇黑天鹅 沪深两市重挫2013.03.28
·建筑材料板块3月28日下跌 四川金顶跌7.53%2013.03.28
·两市早盘大幅低开 金融股惨跌2013.03.28
·机构买入评级375只股 12股或将涨超50%201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