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官员财产公开不存在理论储备问题
[ 未来中国社会的治理,责任不只是政府一方面,它应该是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三者协同发展,共同发挥作用的局面。现在的一块短板就是社会组织不发达 ]
2013年是中国的政府换届之年,对于行政机构改革以及反腐败、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公开、行政审批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方面,都可能存在许多改革的空间和机会。
日前,《第一财经日报》专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他看来,除了上述改革存在诸多推进的可能外,收入分配改革是明年最可以看得见的改革。他认为应该及时出台法律法规,防止一些富豪不正常的移民,这也是防止贫富差距拉大的应有之义。
高调反腐成旗帜
第一财经日报:“大部制”改革您是谈得比较多也比较早的,在您看来,2013年中央政府换届之后在这方面还会有什么样的推进?
竹立家:“大部制”改革从2008年开始,至今五年,改革已经推进到县一级。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初见成效,像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都是如此。今后的改革还会深化和推进,但是不会像网上流传的那种压缩到十几个部委的机构改革方案,因为对任何国家而言,社会治理和统治机构的改革都是稳步推进,都不可能是激进改革。
当然,机构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前提就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小规模的重组和反弹。但是,“大部制”改革已经过了结构性改革的阶段,现在主要是功能及职能转变的问题,单纯的减少部门数量和人员并不是改革的主要目的了。我相信,今后机构改革的内容,主要会围绕政府权力转移与社会组织承接相关公共服务。
日报:最近网络反腐的话题非常热,而有关部门在下半年反腐的举措也备受好评,公众也有反腐加速的预期,您怎么看待明年的反腐形势?
竹立家:近几年,大家都认识到执政党当前最大的风险就是腐败。十八大新一届班子成立,“高调反腐”成为一种新气象。最近也可以看到,出现了一些针对“特权腐败”的改进措施,比如中央政治局发布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且由最高层领导带头轻车简从,在住宿餐饮等方面都呈现新风气;最近又通过新华社发特稿的方式,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带头公布个人履历。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信号,一方面是表明要持续推进反腐,从特权腐败入手;另一方面是推进权力透明,也是为官员家庭财产申报铺路。
这些改革也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比如先公开家庭状况,这是大家比较容易接受的,继而层级略低的官员的个人履历也会逐步公开,再进入到较难的层面,那就是促成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和公开,未来肯定会坚定推进反腐。现在最高层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我们也期待迈出下一步,这也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追求相符合。
财产申报公开会推广
日报:从公开报道上看,在官员财产申报和公开方面也出现理论方案、推行时间等争议,您认为明年会有什么样的推进?
竹立家:明年在财产申报公开方面,不仅试点的数量会增加、层级会升高,在广东之外也会有更多地方推进。其实,关于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及公开制面,在国外已经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不存在什么理论问题,理论储备是够的,参照样本也是够的。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反映了我们的决心、信心有无的问题,而不是我们智慧够不够、理论够不够的问题。只要正视腐败问题是执政党首要风险,那么就会有决心推进这项制度。
这项制度的推进也意味着高调反腐还会是明年的一个趋势。我们新一任领导班子要取信于民,想展示清正廉洁的形象,那么就必须下决心,以家庭财产申报公开作为反腐的切入点和突破点。这也是全国上上下下、社会方方面面形成的一种共识。如果不推进这些制度,腐败还会继续、递增和扩大,公信力还会下降,政府的效率也不会提高,民心也不会稳定,还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给我们的发展造成障碍。
日报:在信息公开方面,我们曾经跟踪报道过一些机构的调研和评分,发现各省财政信息公开方面的效果并不好,甚至有分数下降的趋势,你认为明年会有改进吗?
竹立家:现代政府管理,无论是自身管理还是对社会的管理有两个最主要的工具:一个是法律工具;另一个是数字化工具,它和信息化是未来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必须三个方面推进信息公开,不管愿意与否。否则社会矛盾和问题会层出不穷,老百姓对政府不满也会增加,所以必须下决心改变现在的状况。
虽然过去信息公开方面也有改革和进展,但是动静不大,明年期待会有比较大的推进。首先就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信息要公开,修马路也好、政府采购也好,都必须要公开透明,必须让老百姓参与。其次就是选人用人的信息公开透明,现在公务员的招聘已经逐渐公开透明,但是他们的晋升过程还不够公开透明。
中国最大的问题出在选人用人上,一些地方选用了一些德才不备、搞不正之风、巴结领导的人。还有买官卖官等腐败案件迭出,这也是选人用人过程不透明造成的。无论是过往经验来看,还是现实问题分析,都是在用人方面出了问题才造成社会发展的困境、国家事业的损失。这个做法不改,就难以选出德才兼备的人,反腐治根也在于改进用人之道。所以,下一步还是要推进用人方面的公开。
再次就是推进财政信息公开,这里有三点要注意:一是必须公开和透明;二是细化到位,从类、款、项、目,必须公布到底(目);三必须是民主化,各级人大应该参与到预算编制、审查、质询到监督的全程。
建议县级人大改革
日报:自2001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国务院十年中分六批共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七成,您认为明年还会有哪些进展?
竹立家:现在是广东拟在行政审批方面改革作为试点,明年肯定会全国大规模推开,这是确定无疑的,现在气势已经出来了。这项改革牵一发动全身,既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政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重要方式。这些改革要是成功也是效果众多,比如防止权力腐败、扩大社会公共服务,它还能凝聚民心,提高政府公信力。这项改革之所以备受推崇,也是因为它的改革能带动方方面面的改革。
明年政府换届之后,应该还会再研究减少各类行政审批项目。广东现在是试点,刚开始,只要它不断成熟,不断总结,就会不断推广。但是,也要注意到行政审批改革是一个进口和出口把关的问题,并不是说,它只能减不能增,绝对数会下降,但是相对数来说,也可能存在调整的情况。有些管理领域扩大、社会需求有变化,对应的行政审批也可能存在增加的可能。
日报:在基层民主方面,一些乡镇乃至村集体在选举和预算公开等方面有所尝试,您认为明年这一领域还会有什么改革的空间?
竹立家:在乡镇选举和村民自治方面已经不断尝试,改革有十多年了,下一步,不局限于明年,而是未来五到十年,应该是基层民主的全面推进时期。中国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扩大基层自治和实现基层民主。我一直在建议,五到十年内,必须下决心对县级人大制度进行改革,比如对县级人大代表实行直选常任制。我们现在好多矛盾和问题都出现在县一层,就应该通过县级人大的改革加以解决。让老百姓选举出让他们满意和信赖的人当代表,进而实现当家做主的地位。现在一些地方在人大选举方面存在不正常的情况,没能充分反映民意,甚至让人大机构形同虚设。不少地方出现一把手说了算,出了很多问题,也与这个有关。
现在的思路就是把县级人大做实,让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权力机构,这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的主要形式。只要它能当真用足,就会解决很多问题。它通过直选代表,然后是减少代表数量,比如一个县设置二十几个代表就好,并且常任专职。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政府有什么重要事项,就送到人大来审议或者接受质询。这样的话,我们的决策失误率会大幅降低,人民满意度也会大幅提升,政府权力也会大幅规范化。现在从县级人大开始试点,风险比较小,可以控制,但是社会效益非常大,应该下大力气推进。
社会组织是政府拐杖
日报: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一直被寄予厚望,现在对于它们的登记注册虽有一些积极的表态,但是制度上还没有大的推进,您认为明年会有动作吗?
竹立家:我认为这一两年会有推进,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未来中国社会的治理,责任不只是政府一方面,它应该是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三者协同发展,共同发挥作用的局面。现在的一块短板就是社会组织不发达,比如食品安全问题很突出,但是我们的食品行业中介组织不发达,食品协会起到的自律作用很小。其实,它们应该成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组织,如果有足够多的社会组织存在,并且发挥积极作用,就不会使得一些行业被动地出现许多恶性案例。
而社会组织的成长,首先要取消这种审批和挂靠制度,而是改为登记制度。有些完全是靠自身运行的组织,那么登记就好;有些是靠政府购买服务才能运行的话,那么可以加以审核。其实,没有必要对社会组织的政治风险过高估计,我们一直强调解放思想,但还有一些官员的思维还停留在文革阶段,认为社会组织就是与政府对抗的,这种理解当然是不对的。要建立新的观念,就是承认社会组织是政府的重要拐杖。
日报:在收入分配改革方面,虽然方案迟迟还没有出台,但您认为明年可以有什么期待。
竹立家:这是可以看得见也是必须推进的改革,因为贫富差距太大,民生发展速度还不够快,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要。但是,收入分配改革是比较具有艰巨性的任务,它涉及相关垄断行业、垄断集团的利益,还涉及灰色收入和富豪移民的问题等。现在,有些国家的国民想移民他国,要进行审查,看是不是合理,是不是有逃税的嫌疑。我们要及时制定法律法规,防止资产大量流失。明年,与收入分配相关的法律法规可能会出台,这方面的建设会提速。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shiping/580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发展实体经济既需回归更要转型
下一篇: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不能超越基本国情
·首批IPO现场检查全过程揭秘2013.05.02
·驳重启IPO上涨500点的错误论2013.05.02
·同仁堂国药拟发售2亿股新股 发售价每股3.04港元2013.05.02
·第二批15家IPO在审企业下周将迎来现场检查2013.05.03
·2012年IPO总规模比2011年减少逾六成2013.05.03
·IPO重启成市场悬剑201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