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从“复兴之路”到“中国梦”

发布时间:2013-3-25 13:51:26 来源:理财周刊 【字体:

  改革加上开放,意味着中国重新抓回了市场经济,并且重新与全球接轨,以中国人的聪明勤奋基因,搭上了工业化的后段车,并很快地又窜到了前头。

  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讲话,用了“三个必须”来指明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他说,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他在25分钟的讲话中,9次提及中国梦。前此,去年11月中共十八大后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首次提出中国梦概念,他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人的伟大梦想”,又说,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更接近这个目标,也都更有实力与信心去实现这样的梦想。显然,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复兴”一词,应是指恢复到一个人(或企业、或国家)曾在历史上有过的一段最辉煌璀璨的时刻。那么,就中华民族而言,什么时候是最辉煌璀璨的时刻呢?从“纵”的3000年的历史时间轴而言,汉唐应属盛世,宋明则相对较弱;但如从每一时代横的全球角度而言,即便宋、明,也应是当时全球范围中最强大的国家。以GDP为准,一直到1820年,中国占全球的比重仍高达30%以上,仍属全球之首。中国国运的走衰,严格说来,只不过是近一两百年来的事。

  何以致之?

  分两个层面回答。首先,中华民族为什么从来就富强?从经济学角度理解,先看供给面,很简单,(1)中国人勤奋、聪明、刻苦耐劳;(2)中国经济体制从来以市场经济加私有制为主。两者叠加,生产力和能量就释放出来了。这是“基本面”。至于为什么有时衰退、停滞?不外两个原因,或朝政驰败,或天候异常。至于需求面,从来不是问题,因为中国人多。

  其次,中国又为何由盛而衰?我的观察分析是,中国错失了三个宝贵的机遇:(1)是600年前的航海大机遇(领先于前,却自我放弃);(2)18世纪的工业革命;(3)18世纪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三者辐辏叠加,一方面解释了(1)为什么近500年来全球9个大国的崛起,都是海洋大国加市场大国加工业大国;也解释了(2)为什么1978年时候的中国,以GDP为指标,大约走到了历史长河中前所未见的低谷。正是此消彼长也。

  经过了这样的脉络梳理,就容易明白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华民族历史命运中的意义了。改革加上开放,意味着中国重新抓回了市场经济,并且重新与全球接轨,以中国人的聪明勤奋基因,搭上了工业化的后段车,并很快地又窜到了前头。换言之,不过30年,因为市场经济,活力来了;因为工业化,GDP来了,但代价也来了;还剩一个,也就是海洋强国,现在形势似乎也在成熟之中。

  客观平实地看,中国GDP现在成为全球第二,若干年后跃居全球之首,回到历史发展的主潮流,实现“复兴”,应该是实至名归,毫无意外与勉强之处,因为中国从来就具备了所有优越的条件,现在只不过是把曾经错失的再重新抓回来而已。

  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清楚看到,(1)市场经济加私有制,从来就是优缺点并存的,优于生产力与效率,却缺乏分配公平,后者也是中国历史发展始终走不出黄炎培所说“周期律”的缘故;(2)不仅如此,对中国而言,工业化是新生事物,由于中国已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当工业化与市场经济结合时所产生的环境与资源透支问题,在中国的严重性似乎更甚于他国。这一切,都需要在进一步的改革之路上持续地探索与创新。

  如果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契机,始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那么之后的“三个代表”(强调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与广大人民的最根本需求),以及“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与以人为本,并丰富发展的科学概念),即可视为中国在改革之路上的持续探索与创新。也是让中国更一步一步地接近并达到“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李时代“中国梦”的发想与提出,应可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