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如何避免深度衰退?
作者张庭宾、马康达撰文,避免中国经济深度衰退的另一个重要举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帮助人口红利软着陆。
中国的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人口红利”会将提前结束吗?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这是一个全球投资者高度关注的重点课题,因为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源——“世界工厂”机遇,主要依靠的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其中劳动是唯一真正剩余价值的源头,即“人口红利”是中国发展的核心动力,其趋势对对判断中国经济周期至关重要。
近年来,中国企业界普遍感受到招工越来越难。2012年4月份,成都富士康发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假招工更成标志性事件——因招工难,四川省当年引资时曾保证满足富士康劳工需求,结果出现了公务员短期假冒充数的荒诞现象。四川是人口大省,又是西部省份,出此事件,比前几年便普遍出现的沿海民工荒,给乐观者的冲击更大。
然而,个案固然给人带来危机直觉,但真正的理想结论必须来自于准确的数据分析。
近年来,学者们将人口红利的概念进一步扩展为一个经济体中由人口结构变化所造成的生产和消费间的差异表现,将人口红利进一步划分为“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其中,“第一人口红利”用“支撑比”来表示,即有效生产者与有效消费者人数之比,它不考虑单位劳动者产出变化。该支撑比上升,表明有利于经济增长。
因此由“支撑比”上升所带来的单位消费者产出(或人均GDP)增加就可以定义为“第一人口红利”。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中国正好处在第一人口红利期,创造了人口要素的比较优势。
从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和人口抚养比两个指标看,我国人口红利已经在 2012-2013年出现拐点。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占比首次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中国位于15-59岁劳动年龄的人口为93727万人,较2011年降低 345万人,同时占总人口比例首次出现下降,为69.2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这比此前联合国等机构曾预期的2015年前后的拐点,提前了3年。
从人口抚养比看, 2011年我国总人口的抚养比为34.4%,较2010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虽然老年抚养比从1982年的8%上升到2011年的12.3%,但是儿童抚养比现在还处于下行周期,2011年儿童抚养比为22.1%,较2010年下降0.2个百分点。
随着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绝对值提前下降和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预计未来十年总人口的抚养比在老年人口抚养比的推动下将逐渐攀升。
此外,人口老龄化将是未来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据最新数据,老年人口(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已经从1982年的4.9%上升到2011年的9.1%。根据联合国人口署预计未来十年中国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不断加速增长。预计2020 年底,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比2010 年底增加5700 万、增长52%。
尽管中国“第一人口红利”窗口提前关闭,但是我们不能过度夸大其拐点效应。原因如下:
1,从总量看,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将较为和缓。当今中国总人口“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较 2015年的峰值仅下降0.7%左右,即这个拐点是一个圆弧顶;
标签:中国经济如何避免深度衰退? 人口红利 人口抚养比 中国产业结构 经济周期 劳动年龄人口
上一篇: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
下一篇:中国通过超级大国考试
·英镑美元维持高位整理 关注区间突破2013.03.19
·欧元美元刷新日低 等待塞浦路斯存款税表决2013.03.19
·CNN欧元区创造危机的能力强于面对危机的能力2013.03.19
·塞浦路斯议会忙救火 或最终退出欧元区2013.03.20
·欧元美元纽约午盘时段大幅下挫2013.03.20
·机构欧元美元下方或测试1.2661支撑20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