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银玉芝外媒眼中的中国食品安全事件

发布时间:2013-3-18 7:52:34 来源:每经网 【字体:

◎银玉芝

鳕鱼一生中平均要游一万英里。而一条鳕鱼死后,要再经过一万英里才能抵达餐桌之上。在白令海峡被渔网捞起,鳕鱼被运送到中国东部的青岛。在一座巨大阴冷的工厂里,一群工人用刀子刺向这些半冷冻的鱼,熟练地分开鱼肉与鱼骨。随后,这些鱼被冷冻装入货船,前往欧洲或美国的食品加工厂。也许还要经历一段旅程,才能最终到达莫斯科小学生的餐盘上。

上个月底,英国《金融时报》以特稿式的导语开头,探讨食品全球化面临的监管难题。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代表2012年以来,国外媒体面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时,思考方式的最新变化。

也正是因为食品供应链的愈发全球化,外媒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有增无减。

从去年上半年的红牛添加门、老皮鞋酸奶、毒胶囊到下半年的塑化剂、速成鸡等等。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披露,有的本身就是通过国外媒体 “出口转内销”,有的由国内媒体率先报道,之后国外媒体迅速接棒,深刻评析和调查事件真相。

简单梳理2012年,外媒有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可以看到,批评虽然刺耳,但理性探讨和建议越来越多。

以茶叶的 “农残门”风波为例,2012年4月,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发布《2012年茶叶农药调查报告》称,在国内9家知名品牌的18种茶叶中发现了农药残留,其中含某些致癌和禁止使用的化学品。欧美媒体率先对此进行了报道,优雅的英国绅士戏称,品茶也会中毒。

对此,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评论认为,在等待农民和商人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消费者选择权有所加强的这个空窗期,法规或许才是人们唯一的希望。加快步伐为食品生产制定严格规定,加强监察,严惩罔顾法规者。

扫除了诱惑,或许良心就会有更好的滋长环境。英国BBC也认为,中国政府在食品安全上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但这些投入的结果喜忧参半。要拯救中国的食品安全,需要从制度改革上下手。

但何为制度,这对中国当下来说是否能办到?向来以独立著称、不曾加入任何医学和科学组织的《柳叶刀》杂志,温和地敦促中国应该遵守全球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该杂志也预计,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已持续多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之所以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纽约时报》看来,鉴于中国当前不发达的机构能力及较为弱势的民间团体,想要完成监管目标常常需要依靠行政命令。

该报指出,宗教价值观、发达的监管结构及法律三者一起,帮助定义了商业行为中哪些是不可接受的。

总体而言,该报的看法和温家宝总理的道德呼唤类似,因为道德方面的缺失,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如此令人担忧。类似的观点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和日本NHK上也有体现。

面对食品 “全球化”带来的危机,仅仅是幸灾乐祸或者谴责都是不够的。

美国彭博新闻社认为,中国农民和小企业的地位低于欧美国家,他们被迫把成本降低。法新社也认为,让农民和中小食品企业分享到更多的利润,他就能有更多资金投入到提高产出和质量上,这反过来会帮助改善整个食品供应链。英国《金融时报》称,许多跨国公司和零售商也同意这一点。

2012年以来,多家欧美及日韩媒体不约而同发出声音,希望发达国家和中国在食品安全标准上展开合作。日本《产经新闻》等媒体就报道称,该国农林水产省将和中国合作。而在此之前,日本方面还和中国食品龙头企业签订了谅解备忘录。

但合作不是件容易的事。英国《金融时报》新近一篇报道认为,对于质检部门和政府来说,监管全球食品供应链是一项艰巨挑战。报道转述欧洲一位曾经的食品行业主管,在谈到计划推出一种冷冻食品时说的话,他检查了欧洲各大零售商的冰箱,这些冰箱的温度高达16摄氏度,只有英国遵照了0~5摄氏度的标准。

是的,别说是在中国,即便在欧洲,整个食品行业也在抱怨缺乏相互协调。尽管人们对官员、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相互指责感到不满,但在许多方面,修订规则却迟迟没有发生。该报道引述行业人士的话,“我们认为有规则是好事,要是这些规则能够统一就更好了。”

在中国建立一套信得过的食品安全体系之前,获利的其实是外国人。

英国路透新闻社2012年6月以《中国食品安全丑闻使外国奶制品走俏》为题报道,全球食品和乳制品公司再一次将赌注放在中国快速成长的乳制品市场上。四年前婴儿配方奶粉惊爆丑闻,中国奶制品企业受到重创,外国企业寻求以安全为卖点,替代中国产品。

无独有偶,美国《华盛顿邮报》也报道称,美国输入中国最多的不是苹果的iPad、iPhone,也不是什么高精仪器和金融服务,而是食品。从大豆、猪肉到包装食品,各类食品对华出口量都在大量增长。美国在推动经济“回归实体”的过程中,不仅包括制造业,也包括农业。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很大程度上对美国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