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开放化解M2压力
近些年来,中国广义货币即M2余额的高速增长备受市场诟病。截至今年2月,据央行统计,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已达99.86万亿元,破百万亿在即,无论从绝对值,还是M2/GDP比重看,都稳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
如此高的货币存量,构成了中国经济的中长期通胀压力,也令化解这种压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关键命题。我们一直强调,中国M2增速偏高,与高度依赖银行信贷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是“土地经济”的直接表现,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粗放与低效。对于这样的现象,要从转型破题,经济发展模式不改,M2的压力消化不了。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也谈到了M2相关的问题。他解释中国历史上M2增速偏高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处于市场化转轨时期,货币化进程加快,一些产品从计划经济下的直接实物分配转变为货币化交易,其中土地、房产等的货币化更为突出。资产市场的迅速发展,包括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等,以及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也增加了货币需求。
M2是从银行的各类存款统计出来的。一个国家如果总储蓄率高,M2数量就会大。亚洲国家的M2与GDP之比就普遍较高,这与亚洲国家的储蓄率高有关。M2多也与间接融资比重大有关,由于间接融资表现为经由银行存款,这导致间接融资比重大的经济体M2与GDP之比通常比较高。
总之,中国M2增速偏高其实是时势使然,在过往的发展模式下,中国经济只能依靠增量资源实现增长,而对存量资源的利用并不充分。事实上,从中国高度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中,我们也可略窥一斑。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M2翻了5~6倍,同期中国的房价也上涨了5~6倍,是吸收M2增长的主要池子。在资产证券化并不活跃的条件下,中国的M2多固定在这些不动产中,借由不动产贷款者回流银行体系。这也是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所急切需要改变的一点——推动经济转型,盘活存量资源。
中国的经济转型的方向是什么,对于这样宏大的命题,市场众说纷纭,但若从减轻M2压力的角度出发,理当是金融创新与市场开放。一方面,利用金融工具,撬动这些已经被固化的M2,发挥存量资源的作用,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另一方面,则是放开国内及国外的市场,在国内,放松对民间资本的管制,允许它们投资房地产以外的行业,尤其是那些原本被国企垄断的行业。在国外,放松对资本账户的管制,允许对外直投。在2010年通胀最烈时,我们曾提出“非洲马歇尔计划”,认为这可以成为疏导国内货币存量的一条重要渠道。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将人民币推向国际,也可为化解国内M2压力破题。
标签:以市场开放化解M2压力 M2
上一篇:城镇化决不是少数人的“盛宴”
下一篇:美国到底谁还是保守派?
·“三农”投入加大 种子生产等三细分行业受益2013.03.12
·电子元器件关注有望高增长的优质公司附股2013.03.12
·电力行业业绩持续提升 强推6股2013.03.12
·华侨城A独特价值被忽视 挖掘机会凸显2013.03.12
·海通国际部席位异动 疑似QFII加仓银行股2013.03.12
·并购重组有望加速 逾7000万大单热捧6只概念股201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