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经济学家城镇化是去城市化的过程

发布时间:2013-3-7 8:32:07 来源:不详 【字体:

温铁军

见习记者 王鹏善 上海报道

“如果不搞城镇化,靠什么来消化已经严重过剩的制造业生产能力?”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提出了这样的反问。

早在10年前,温铁军就曾提出过中国应走城镇化的概念。他认为广大的中国乡土社会长期以来就是城市产业资本危机软着陆的载体,屡次化解城市化所带来的危机。

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关键

《21世纪》:我们现在为什么又提新城镇化?

温铁军:我们的建制镇有三万多个,你们想三千多个县级单位,就意味着有三千多个县级中心镇,我们有三万多个建制镇,而这些至少相当大部分属于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城镇化地区。

因此,我们说从2005年前后我们强调,从“十一五”前后,我们开始强调城镇化战略,这是有效地针对当全球经济出现危机外需不断下降的时候,国内过剩的制造业产业的生产能力,到底向何出去。

城镇化是中国保持经济增长、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关键。林毅夫回国后也说中国还有20年的高增长,因为投资空间大。其实我们对于长期发展还是有信心的。

《21世纪》:城镇化和城市化有什么区别?

温铁军:城市化和城镇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城镇化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县级以下的城镇集中,在最短半径中让最多的农民获得非农就业机会。

所以城镇化一定是一个去城市化的过程。加大农村的基础建设、保持农舍、维护原有的农村社区建设,这是保障农村成为经济发展“蓄水池”的作用。蓄水池的“水涨水落”与经济危机的可调节程度和社会稳定程度有必然的关系。

《21世纪》:那我们应该走怎样的城镇化道路?

温铁军: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具体回答的问题。其实前面提到的新农村建设,城镇化道路都是生产过剩这个压力之下,才有的政策选择。

同理,如果你简单计算城镇化的基本建设投资,不会有所谓投入产出合理的可能,因为城镇人口集聚的规模不够,但是如果你的基础建设上不去,你怎么可能集中人口,所以这东西是个悖论。

所以真正合理的方式,我们说是利用现在生产过剩,或者叫做资本全面过剩的这样一个困境,疏导的让它向城镇化方向去投资。

城镇化需要“包容”

《21世纪》:你认为城镇化的关键是什么?

温铁军:我们前面提到中国有数目庞大的建制镇,如果这些建制镇基本建设上得稍微完善一点,那就会使中小企业向建制镇集中,而中小企业进入建制镇的进入成本远远比进入大城市低得多,我们又都知道中小企业带动就业的这个能力六倍于大企业。

如此巨大的空间足够消纳我们的过剩产能,那这样的话会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会带动就业,带动就业会使得老百姓的现金收入增加,现金收入增加他会扩大内需。

《21世纪》:城镇化会不会重新引出“中国农村已死”的论点?

温铁军:首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论点,因为历来,城市化是集聚资本的过程,并不包容农民,是排斥性的增长,即“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比如上个世纪90年代就是典型的排斥性发展,有“中国农村已死”的论点。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经济应该实现“包容性的增长”的概念,它指的是可持续的,能够使弱势群体也受益的增长。

《21世纪》: “包容性”的增长是中国的城镇化的特点,也是必由之路?

温铁军:有人疑问,为什么中国在2009年经济危机后有大量的农民失业前提下,仍然没有发生大乱?

那是因为从2006年到2009年,中央每增加1万亿元的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则可以带动1500万以上农民的在家门口的非农就业。这几年的政策方向是“加强农村建设,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最近3年来,投资在三农方面的财政比例在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