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附加福利需要剥离 户籍制度改革有望加速

发布时间:2013-3-6 8:31:2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户籍制度改革有望加快。

  3月5日,随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到户籍制度改革,一位户口在西北但工作在北京的人士,燃起了女儿考学的新希望(000876)。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将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

  更多的专家认为,现在户籍制度要推进改革,需要剥离户籍附带的各种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近期则指出,户籍上有60多种城乡之间不平等的福利,要针对户籍推动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2013年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的呼声,已有多年,实际进展却或没有预期那般顺利。

  早在2007年公安部就有传出正在制定《关于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但是一直没有下文。201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但该制度到了2012年2月才公布。

  上述通知提出,要分类明确户口迁移政策,县级市积极有效解决长期在当地务工、经商人员的城镇落户问题;设区的市对有合法稳定职业满3年有稳定住所的人员,可以在当地登记常住户口,但是需要继续合理控制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人口规模。

  该通知亦提出,公安部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各地落实国家有关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进行指导和监督。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执行本通知的情况报国务院。

  不过,时隔2年,该户籍政策仍破冰艰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太元认为,“户籍制度所以过去改革进展不大,是因为与户籍相关社会管理制度很多有关。长期以来因为社会太集中关注户籍而处于缺乏推动压力而无需加快改革的境地。”

  “希望随后能在社会公众的监督下齐头并进、各自取得相应进展,从而

  整体极大提速。”王太元进一步表示。

  此前一些地方也推进过类似改革,后来被叫停,比如郑州一度放开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户籍限制,导致城市学校人满为患,最后只能放弃。

  辜胜阻此前指出,农民工转为市民,涉及到与户籍有关的60多种成乡不平等的福利转变。这种改革,推动人口的市民化,实际上涉及到更多的领域。

  不过辜胜阻也认为,户籍改革应该因城而异,特大城市、超级城市不能放开户口。但是一些大城市、中心城市可以放开户籍,“就是有些人在城市工作生活了几十年,像类似这样的农民工,我们应该优先让这一类人市民化。”

  附加福利存剥离需要

  也正因为户籍制度附带的福利或者社会公共服务过多,下一步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时,剥离相关的福利和社会服务或显得较有必要。

  目前农民工在农村有宅基地以及承包的土地,在农村也有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险,此外还附带有相关的计划生育2胎政策、种地补贴等,而城市居民则有对应的养老、医疗、教育、生育、低保、住房保障等与户籍挂钩制度。

  据本报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农民工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方案,解决很多农民工进城的养老缴纳等资金缴纳衔接问题,但是很多福利和公共服务应该与户籍脱钩。

  比如以教育为例,“从技术上讲,实现户籍与高考资格脱钩,没任何问题,关键在于教育部是否愿意放权。”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说。

  王太元则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根本上是各地目前应当尽快依法明确“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公共服务”的准确内容,然后制定各地各层级相关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不由此入手,与户籍相关的各项改革不仅不能沿着正确方向较快推进,反而可能误入歧途、出现部分领域的倒退。”

  据本报记者进一步了解,国家发改委今年将编制出台城镇化发展规划,同时还会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使在城镇已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转为城镇居民,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向常住人口覆盖。

  不过,根据目前国务院的户籍改革意见,农民进城是否放弃宅基地和承包的耕地,必须完全尊重农民本人的意愿。但是相关政府文件也提出,严格执行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的政策。这种看似有矛盾的情况,使得农民从农村户籍改为城市户籍后,很多附带的福利可能不会很快消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发展研究所李国祥指出,对此,显然不能用“一刀切”的要求让农民进城必须放弃宅基地和承包地,因为现在很多农民并不愿意进城。“所以愿意进城,是因为城市一些教育资源比农村要好。现在很多农民进城后想再回去获得农村户籍,已经很难,有的还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