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用预算公开遏制高价政府采购

发布时间:2013-2-27 13:51:0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字体:

  民主行政可以大大增强政府的免疫力,抑制公务人员的自利行为与寻租行为。现阶段,应当凝聚所有可能的制衡力量,促使公共部门接受公众监督,公开预算项目名称、预算项目数额,借此遏制“豪华采购”常态化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种现象竟然出现在政府采购上。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的一项研究显示,研究采集样本中高达八成的政府采购商品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豪华采购”、“天价采购”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最极端的一个例子是,一台普通的台式电脑政府采购价达到惊人的9万多元,而市场价不过才2000多元,相差30多倍。(据新华社报道)

  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儿,实现公共资金的最大价值,是政府采购应该追求的目标,然而,这些目的并未彻底实现,现实中政府采购活动不透明、价格虚高现象比比皆是。2012年发布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明令禁止政府机关采购奢侈品、超标准的服务,并要求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降低采购成本,保证采购质量。眼下,政府采购物品,非但价不廉物不美,还远超出市场价格,令人咋舌。

  “豪华采购”、“天价采购”层出不穷,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矛盾,增加了“中国由全球最大的公共采购市场沦为全球最大的公共腐败市场”的隐忧。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知情权应当是民众享有的基本权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典型怪相是:公众最想知道、需要知道、应当知道的信息不公开,公开的多是与公众生活与切身利益关系不大的信息。更有甚者,很多对公众有价值的信息,根本就无从知晓。在政府采购商品价格的关键问题上,很多人都认为应该是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采购原则,但行政决策囿于一家之言、闭门造车,信息披露的范围和程度有限,即便是出于良善的制度设计,也很难落在实处,结果依旧是财政资金的不当使用。

  长远来看,政府招采购制度的落实,关键应该是法治化,没有法律的规范和制约,“公开、公平、公正”只能是空谈。民主行政可以大大增强政府的免疫力,最大限度地拓展政府决策的理性,有效改善政府失灵症状,抑制公务人员的自利行为与寻租行为。美国学者阿米尔泰有句名言:“清除腐败,不仅仅是挑出一个烂苹果,而更应该检查放置苹果的筐子。”“豪华采购”、“天价采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政府采购人与市场的问题,不能仅期待交易方式的改变和当事人的自律来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完善制度来解决。也就是说,解决当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需在招投标源头和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采购人与企业进行利益交换。

  因此,管好用好纳税人的钱,必须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因为财政支出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财政支出的效益。应该对财政支出管理进行审计,有效解决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的矛盾。这是因为评价政府财政效益,不是看它投入多少资源、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要考核它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任何政府决策的出台都不能自说自话,不能囿于一家之言,不能缺乏公众的参与。现阶段,应当凝聚所有可能的制衡力量,让舆论力量与体制内力量对接,促使公共部门接受公众监督,对公共部门财政预算进行公开,公开预算项目名称、预算项目数额,借此遏制“豪华采购”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