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从“返贫”反思贫困县考评的异化

发布时间:2013-2-26 8:51:17 来源:潇湘晨报 【字体:

  16年前,在以小康为政绩的年代,山西大同县申请到“小康县”称号。但在此后的十多年中,与其他县比,大同县发现,戴着不同的帽子,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一顶贫困县的帽子,不仅意味着大量资金、项目,还有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于是,大同县看着“邻居”藏富,自己也开始了“逐贫”,并终于成功入列,开始享受贫困县待遇,获此称号后该县已获得千万元的资金扶助。(2月25日《新京报》)

  “脱贫致富”,是地方发展的常见口号,也是向上的发展姿态;可大同县却背道而驰,在挂了16年的“小康县”头衔后,主动“返贫”。这般做法,耐人寻味。在“发展是硬道理”的逻辑下,弃富逐贫,显然有违常理。而大同县追逐“贫困县”名号,无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究其真实意图,当然不是追求贫困处境,而是觊觎扶贫政策,找寻发展机遇。对当地来说,在发展焦渴的情境下,附在“贫困县”名号上的政策扶持,何尝不是难得的契机?

  主动“返贫”,或许不乏苦衷。据了解,大同县原本就发展滞后,但在“以小康为政绩”的年代,为了虚荣,申请“小康县”称号。“穷人戴上地主的帽子”,致使当地错失了政策扶持,正如当地扶贫办主任说的,申请项目、资金处处碰壁。因此,“返贫归真”之举,也是迟来的弥补与纠偏。看起来,从“小康县”到“贫困县”的转身,并不华丽。但某种程度上,它却是“以退为进”的策略:戴上“贫困县”的帽子,尽管不那么体面,可却是政策倾斜、项目扶持的“敲门砖”。尤其是“定点扶贫”力度加强的当下,“贫困县”名号,更是意味着被扶贫善政眷顾的种种机会。所以,在名利权衡下,当地摒弃虚名戴“穷”帽,也是“弃芝麻保西瓜”的务实选择。

  事实上,在时下,“贫困县”名号早已成香饽饽。如果说,大同县享受“贫困”待遇,还是名副其实;那么有些藏富炫“贫”的地方,也投身“贫困县”帽子的角逐,未免有些投机,带些滥竽充数的意味。在失序的遴选机制下,角逐“贫困县”,也就成了需“技术含量”的活儿。网上曾流传着一个段子:“甲县和乙县争取贫困县名额,最后甲县失败了,记者采访问其原因,甲县县长含泪回答:因为我们县实在太穷了!”讽刺味儿不言而喻。

  在此语境中,“贫困县”名号与发展水平的不协调,也就是常见景象。其后果不难想见:资源错置,政策扶持难实现“雪中送炭”;而不少真正贫困县,也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在得“贫困”多助的制度环境里,扶贫异化为错位激励,这既要归咎于某些地方的功利倾向,更当反思贫困县考评的疏漏粗糙。说到底,小康抑或贫困,不是妆点粉饰,而应依据“地情”,客观评估。若“贫困县”评估裁量缺乏公允,那扶贫的“救济功用”也会被架空。大同县的“变脸”,见证了短视式发展,也印证了“贫困县”遴选的不严谨性:起初当地能成“小康县”,是政绩虚荣作怪;后来“返贫”,又凸显了发展焦渴。而贯穿其中的,则是随意化的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