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高连奎是谁推高中国M2?

发布时间:2013-2-19 12:31:03 来源:21世纪网 【字体:

  中国房价增长一直备受关注,最近地产商任志强说「房价翻了五倍,中国的M2也翻了五倍」,其潜台词就是广义货币(M2)推高房价,更相当于房价没有上涨。其实,并非货币增长和通胀推高房价,而是房价推高了通胀和货币增长。

  广义货币和基础货币是两个概念,基础货币是印刷出来的钞票,而广义货币只是一个记账数字,与钞票的印刷关系不大。银行放贷后,企业借到的钱并不马上使用,也不放在保险柜里,而是马上又存到银行,这样银行就增加了一笔存款。

  银行放出贷款一次,存款也会增加一次,不仅不会造成的存款的减少,反而会造成存款的增加。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余额,大部分都是这样通过贷款派生出来的。这就是广义货币增长主要来源,也可称为货币的循环利用。

  「货币乘数」可无限大

  广义货币与基础货币的比例称为「货币乘数」,理论上,银行有用不完的钱,「货币乘数」可以无限大。但「货币乘数」无限大,金融风险也就无限大,如果最原始的存款被抽回,所有的循环链条就会崩溃,因此各国都设有存款准备金,不允许把所有的钱都贷出去,必须保留一部分;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决定「货币乘数」的大小。因此,广义货币的多少,既取决于基础货币,还取决于「货币乘数」;「货币乘数」些微的变化,就会导致广义货币很大变化,这与印刷钞票没有关系,主要取决于贷款意愿。

  2009年9月后,美国的「货币乘数」下降至1959年历史最低值的4.63倍。 1959年至今,美国的「货币乘数」最高值为1985年3月的12.44倍,「货币乘数」的平均值为9.74倍。中国「货币乘数」在2001至2010年间,最高是5.17(2006年7月),最低是3.68(2008年12月),中值在4.45附近。 2003至2006年,中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均发生在「货币乘数」处于4.6以上位置时期,似乎对应一个货币紧缩政策的触发点,而4以下位置,应该对应一个经济冷清的讯号。

  在常规年份,美国的「货币乘数」一般是中国的两倍,说明美国的金融循环能力比较强。经济危机可以让「货币乘数」降低近一半。以美国为例,「货币乘数」降低4左右,也就是广义货币降低基础货币的四倍;以中国为例,「货币乘数」降低为2,也就是广义货币的变动浮动为基础货币的两倍。

  市场化影响楼价

  企业贷款是常规,中国的新增贷款主要是住房贷款。美国房价下跌导致「货币乘数」下降,而中国则是房价上涨导致「货币乘数」上升。买房是创造广义货币的一个重要过程,在一线城市买一套房,贷款二百万,就创造了两百万的M2。二线城市每个买房家庭大概创造五十万的M2,三线城市大概创造三十万的M2。可以想像,每个家庭都以几十万的数量级来创造广义货币,广义货币能不增加吗?

  此外,通胀也不是房价上升的原因,而是房价推高了通胀。中国的通胀来自三个基础因素,一个是与粮食有关,一个是与住房有关,另一个是与大宗商品进口有关。目前,与大宗商品进口有关的基本上都给企业的技术改进消化掉了;而与粮食有关的有国家控制,短期波动大,但长期波动小。唯一变化产生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中国每年的通胀超过5%的时候,绝大部分产品都几乎不涨价,甚至降价,比如中国消费量最大的电器、汽车、消费电子商品都几乎不涨价或一直在降价。如果真是货币的因素,这些商品的价格也应该翻了五倍。如果说消费电子产品的降价是因为技术革命的话,那汽车价格的平稳又当如何解释?

  认为广义货币推高房价是颠倒的,只能是房价推高了广义货币。当然,中国广义货币的暴增,不全是地产商的责任,只要住房市场化供应,房就很难买得起,大家去城市买房,市场供求关系下所付出的钱必然远高于建筑材料和地价等成本。这不是中国所特有的,东京、瑞士、纽约、伦敦房价都高得不得了。关键是市场化,而不是政府或地产商的责任。

  高连奎

  作者为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特邀撰稿人、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