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出口竞争力下降不能全怪人民币

发布时间:2013-6-5 22:52:1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字体:

  近来,国内出口商表示很 “受伤”,一方面是遭遇人民币汇率升值,引发盈利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担心远期汇率波动太大,中长期订单不敢接,怕有风险,导致外贸订单呈现短期化。在以日本为代表的部分国家采取了超宽松货币政策并引发汇率贬值的情况下,国内希望人民币贬值的呼声也开始变得强烈起来。

  据报道,6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上海举行的国际货币会议2013年会上明确表示,中国不会通过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来提高竞争力。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竞争性货币贬值政策与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显而易见,竞争性货币贬值与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难以画等号。

  笔者认为,竞争性货币贬值并不能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所谓竞争性货币贬值,其实也是“以邻为壑”汇率政策的直接结果。通常,各国之间的汇率比价关系,是各国比较竞争优势和资源禀赋差异的集中反映,具有相对稳定性。虽然通过汇率贬值,可以在短期内刺激出口增长,但依然改变不了商品本身的出口竞争力。过去,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主要是廉价劳动力成本的强大支撑,而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档次较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廉价商品行销全球,带动了国内劳动密集型产品行业投资和产能急剧扩大,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降低了国内商品的出口竞争力。不少出口商表示,当前国际市场竞争主要还是与自己竞争。其他国内出口商总会想方设法将商品的出口价格降低到不能再低。可见,这种形式的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恐怕不能用人民币升值来解释。即使是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我国很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不会显著提升,最多是苟延残喘。因此,将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的板子打在“人民币汇率”上,人民币也很“受伤”。

  此外,笔者认为,我国人民币客观上存在升值空间。无论是何种汇率决定理论,我国人民币汇率客观上都存在升值的空间。一方面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持续了好多年,导致外汇大量流入,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成本增加,导致出口商品成本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人民币汇率水平。数据显示,2005年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我国人民币汇率基本上处于单边升值的状态。排除金融危机特殊时期,我国人民币汇率年均升值速度接近5%。而从企业汇率变化承受力看,2005年至今,我国经常项目出口仍然维持一定规模的顺差。这从另一方面证明货币贬值与提高出口竞争力不能画等号。

  不仅如此,我国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去产能,而重点治理领域在外向型经济部门。人民币汇率适当升值,可以给众多企业施加一个外部的压力,促使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与科技含量,努力增加附加值。结构调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更不会一蹴而就,企业只有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苦练内功,方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样,对于已经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的国家来说,如果不能从体制、机制上对本国的经济进行大手术,暂时的货币贬值狂欢,终将带来更大的结构性问题。从这一点上说,我国不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政策,真正体现出一个崛起中大国的全球责任意识。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shiping/100068.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