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宏观经济 >> 浏览文章

增质效中国商务如何演绎

发布时间:2012-12-30 23:59:00 来源:网络 【字体:

  12月28日,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会上作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商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工作报告。陈德铭在报告中提出明年商务工作的重点任务,包括完善消费促进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流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稳定利用外资规模、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多双边开放合作以及妥善应对经贸摩擦。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诸项任务与目标将如何演绎?就此,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业内相关专家、学者,解读2013年中国商务工作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

  消费新增长点

  “报告中对新增长点的指向更为具体和细化,在新一年中支持力度更大,带动作用更强,更能体现和贯彻中央稳中求进的要求。”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说。赵萍表示,引导热点消费、倡导绿色循环消费、提升便利消费、保障安全消费,不仅明确了内生增长动力的主要方向,而且周全考虑了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的切入点。

  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在政策与国家战略上已经十分明确。但不能忽视的是,仍存在包括白酒塑化剂等在内的食品安全和社区消费受制约等问题。因此,“安全是消费的底线,完善消费环境是打造扎实的消费基础,只有安全、便利了才能释放更多的购买能力”。

  山东家家悦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培桓对记者表示,未来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不会特别火爆,但也不会冷淡。过去对企业来说是靠机会增长,现在要靠能力增长,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对消费者的理解。今年大卖场增长普遍乏力,但社区便利店的增长却达到11%。王培桓认为,城市里社区消费需求大。因此,这几年家家悦一直在社区便利店方面发力,下一步会提高已有社区便利店的密度,在城市新兴区域拓展新的社区便利店。王培桓说,此次全国商务工作会对消费新增长点的规划,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

  赵萍也解释说,“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内容中有许多开拓创新的体现。以前虽然也有对创新消费业态的表述,但这次更为具体,“专卖店、折扣店”和提升便利消费中的“一刻钟便民消费圈”、城市商业中心和特色街区也是如此,这不仅在政策体系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也对2013年的商务工作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二

  加快发展现代流通

  报告提出了现代流通建设的四大举措:一是创新流通方式,二是推动形成更加合理的流通发展格局,三是优化流通企业结构,四是加强市场调控。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对于提升消费水平和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同时,流通业连接着生产和消费,对降低流通成本、减少流通损耗、提升流通效率、保障市场平稳运行意义重大;而且,在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发展好流通业,对于促进就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等也有着重大意义。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张新生结合工作实际表示,流通业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其中规划是流通体系打造的基础性问题,比如在城市发展中,需要做好零售终端、专卖店、超市便利店等网店体系的规划,打造完整的业态;同时,还应在物流以及商品质量监控、资金结算、商务信息等方面提供保障。“实际上,报告中提出的四大举措是一体的,共同促进流通业发展,使得经济平稳有序发展。”洪涛指出。创新流通方式强调打造完善的流通链条、平台和形态,向现代流通过渡,加速形成现代流通产业;流通发展格局是从空间布局上,打破原有的封锁,形成跨区域发展的现代流通格局;在流通企业结构方面,则需要着力于发展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的流通企业,多发展中小微型,并且还要培育大型、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此外,还要加强市场机制建设,政府既不能对市场放任自流,又要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为流通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三

  加快调结构转方式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张新生表示,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出口竞争新优势,上海市明年将“走出去”上门接订单。

  上海的手机、笔记本等加工贸易转移到西部之后,货物贸易增速下滑,正在培育中的九大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虽然还未发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货物贸易下滑缺口,比如港口吊机等机械产品、液化天然气船、海上钻井平台、超零界和超超零界发电设备、C909飞机等。

  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每条出口金额达2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船今年开始出产,来自印度 9个电厂的一个发电设备订单就达68亿美元。由上海港机厂出产的港口机械产品,出口欧美日,占全球近65%份额。

  然而这些技术含量高、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产品尚未完全形成生产力,还在技术攻关和培育之中,未来三年开始发力之后,加工贸易将带来翻倍的收入和增加值,对国家出口将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上海也将改变在国内展会上吸引客商承接订单的传统开辟市场方式,主动到海外去推订单、接订单。

  此外,上海还将承接更多工程承包项目,带动更多相关产品出口。

  关键词四

  稳定利用外资规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指出,如果倒退15年,中国企业搞研发是不具备条件的,但是今天具备了。我国是最大的市场,要进入这个市场,研发在一开始就要有针对性;与国外同等水平的研发人力资源相比,我国的人力成本较低。综合而言,我国会把跨国公司吸引进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几年做了一项调研,结果显示,500个跨国公司中,有31%的公司准备把研发中心搬到中国来。联合国贸发组织之后又在境外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取代美国成为跨国公司首选的研发地。

  但是现有政策还不是很配套,并没有让外国的研发中心运作得很舒服。比如搞研发会产生材料的损耗,按照加工贸易的相关程序,材料可以保税进来,但是出去的话核销不了。类似的细节问题恰恰是制约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搬到中国来的很大因素。

  投资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包括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能力等,软环境就是政府提供的是否有利于跨国公司来投资的公共服务,包括法律法规等。要切实改善投资环境,中国要审视自己的法律法规在执行上的一致性,现在的随意性很大,伴随一些收费、政策不透明等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日本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李克指出,他十分赞同商务部提出的将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起来,但要注意,“引”不应是政府主导的主动干预行为,而应该由市场抉择。

  一些经济开发区将海外华人为主的“智”引过来形成产业园、创业园,本意是好的,但结果与原本的设想大相径庭,不仅并没有形成对路的新兴产业,而且也没形成产业引擎,浪费了公共资源和纳税人的钱。国际上有一个经验数字,所谓的创新企业一般情况下最终能实现市场化、商品化的比例不到10%,是真正的高风险、高投入。

  其中一方面是由于“智”的良莠不齐,另一方面也源于地方政府没有了解透产业特点和未来竞争力,从而为了追求地方GDP而盲目上马同质化项目,最终造成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前些年的风电、多晶硅、光伏、LED等项目就是教训。

  中西部是中国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因此引资要特别注意不能走东部以环境换发展的老路。目前中西部存在的引资障碍依然是交通不便、配套不健全以及技工素质相对不高。

  关键词五

  加快“走出去”步伐

  宁波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局长俞丹桦指出,希望国家能进一步改善民企“走出去”创业环境。党的十六大以来,对“走出去”的提法,从“积极慎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到“鼓励企业走出去”,十八大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鼓励各类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很强烈的信号。

  要达到这个要求,有必要改善民企“走出去”的工作环境,加强对民企“走出去”的指导和服务,引导基层广大民企增强“走出去”的意识。特别是广大民企,要克服“走出去”遇到的双重阻力一是相关国家和地区设置的“玻璃门”和“弹簧门”,一是国内相关部门审批合作方面的“铁门”和“木门”。建议尽快理顺多部门审批核准的关系,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材料,明确办理时间。

  首先,应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和保险机构对“走出去”企业的作用,动员更多的金融单位加大对民企的支持力度。其次,鼓励民企“走出去”集聚式发展。传统产业不但要“走出去”,新兴产业也要“走出去”。

  欧洲一些开发区也很欢迎中国光伏企业,因为一家光伏电池企业需要几十家配套企业。对于境外经合区的建设门槛,不宜设置得太高,承建初期需给予一定的放宽和政策支持。

  此外,须重视境外企业和项目管理工作,提高外经贸政策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关键词六

  统筹多双边开放合作

  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主任王毅指出,重庆对外开放在跃上新台阶的过程中,建立与沿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协作机制功不可没。近年,重庆加强了国别地区经贸交流,与美芝加哥、洛杉矶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美州市合作、丹麦福利养老产业、中加农民工合作及香港新城项目等进展顺利。加快中韩、中日产业园建设,推进《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先行先试。

  2013年,重庆将启动“渝新欧”沿线16国经贸合作交流机制,争取将欧洲集散分拨中心纳入境外合作区规划,引导央企货源经“渝新欧”进口分拨,加大向西开放力度。

  在中美省州合作等示范城市建设方面,重庆将打造中美页岩气清洁能源及生态示范区,并开通渝美直航,与美合作建立国际商学院,引资引智引技;积极参与中韩、中日自贸区建设,切实维护日资企业合法权益;打造CEPA、ECFA合作示范基地。

  云南省商务厅厅长熊清华指出,瑞丽、畹町、河口3个国家级边境经合区以及天保、孟定、猴桥、孟阿、片马和磨憨6个省级边境经合区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河口口岸已开通第二条国际通道,孟定边合区设立不到一年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并在境外建成120万亩农业合作基地,磨憨—磨丁跨境经合区已在老挝设立经济专区。

  每年云南争取国家和省级口岸建设专项资金投入达2亿元以上,口岸建设与国际大通道、跨境经合区及边民互市点建设有机结合,提升了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关键词七

  妥善应对经贸摩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贸易大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抢”了大量市场份额,摩擦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今后还会更加严峻。应对贸易摩擦有两个思路,一是必须要打官司,商会、企业要主动应诉以增加申请者的成本,也会有赢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政府已经做得很好了。二是预防,要有预警,对某些国家的出口增长太快,一定要特别小心,要预先做一些工作,等到最后打官司的时候再去应诉,就来不及了。

  锦天城(北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法寅指出,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不断地在各个方面遭受部分国家的贸易救济措施,有一些是毫无道理的贸易摩擦。事实表明,虽然部分国家将中国产品拒之门外,但这对其国内产业并无帮助,失业人员反而增加,而该国消费者负担的成本也在上升。

  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框架是互利共赢的。中国一方面要坚持深化合作、互利共赢,通过对话磋商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有责任坚决保护本国企业,使其正当利益不受侵害。

  关键词八

  发挥进口对调整结构的支持作用

  云南省商务厅厅长熊清华表示,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平衡促进外贸发展。

  以外带内,用外贸的理念和做法发展内贸,让内贸走向世界;以内贸的组织方式来支持外贸,实现更大范围内市场供应。

  以云南农产品为例,无论质、量都在周边国家占优势,但品种上跟周边国家有差别。进口国内所缺的热果,投放国内市场大力发展内贸,出口当地擅长的大宗商品和冷鲜水果,由内转外。

  云南注重外贸、外资、外经“三外”联动。外贸不是单独的产品进出口,需要与外资外经相结合。外经项目出去了,才能带动进出口,才能使外贸做大;外贸通关便利化之后,才能更大程度上支持外经工期缩短。尤其是云南桥头堡建设通关便利化之后,能使更多的高附加值机电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通过引进台日韩等外资企业,带动设备进口,形成产品之后又能促进出口。

  云南外贸新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缘优势,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培育市场,帮助他们提高收入、扶植当地经济发展,以此促进贸易进一步加强合作。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hongguani/675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