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筑底酝酿回升 中国经济回暖直面控通胀课题
今年1月份,全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从数据上来看,进出口、货币供应增速均大幅上升,而物价涨幅则显著下降,表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不过这主要是由春节假期错位造成的,剔除春节因素后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经过季节调整后,出口增长仍然保持在两位数的较快水平,从其他先行指标来看,一季度出口形势相对乐观。同样受春节错位影响,货币供应增速大幅跃升。与此同时,人民币信贷投放大增,创下2010年2月以来新高,其中中长期贷款比重上升,信贷投放结构出现优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年初处信贷投放高峰,另一方面是受到经济回升的影响。在基数影响下,物价涨幅显著回落,但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的减小,整体来看,全年的通胀形势仍较为严峻。
首季出口形势相对乐观
1月份,扣除汇率因素后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6.7%。其中出口增长25%,创21个月以来新高;进口增长28.8%,创2012年3月以来新高;贸易顺差291.5亿美元,扩大7.7%。今年1月份有22个工作日,去年同期受春节长假影响只有17个工作日。经季节调整剔除春节因素影响后,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1%,其中出口增长12.4%、进口增长3.4%。
从主要贸易地区来看,1月份我国对欧、美、日等传统市场的出口增速均呈大幅回升的态势。其中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5.1%;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14.5%;对日本出口由负转正,同比增长5.7%。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势继续强劲,其中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48.6%,创2010年3月以来的新高。同期,内地对香港出口同比增长88.3%。1月份我国外贸出口的大幅回升势头高于市场预期,主要是收益于对发达经济体出口的整体回升和对新兴市场出口的强劲上扬共同支撑。2012年以来,我国对外出口的增长中心开始向新兴市场和非传统贸易国家转移,进一步加强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合作。这是保障今年贸易出口回升的基础。
1月份,外贸增速的大幅上升主要受春节因素扰动,不过剔除该因素后出口增长仍呈较为稳定态势。从海关总署发布的其他领先指标可以看出,一季度出口增长形势相对乐观。虽然2013年全球经济仍将处于深度结构调整中,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但有利因素也在逐渐增多,比如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形势暂时趋稳,预计在不发生新危机的情况下,今年出口形势将较去年有所改善。
但需要警惕的是,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已经长期化,各国在应对危机上更多是以邻为壑,大规模量化宽松和贸易保护主义将使目前疲软的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化。从内部来看,出口企业面对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产品附加值低以及外部订单减少等多重压力。在内外因素的交织下,不宜对出口的回升过分乐观,预计全年外贸出口增速将维持在个位数的低位增长,告别过去出口的长期高速增长。
尽管当前我国进出口增速显著下滑,但我国贸易额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仍然有所提高,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要看到的是,贸易结构和利润分配方面的软肋决定了中国离贸易强国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需要冷静看待。今后,靠劳动密集型产品稳定外贸出口份额的防御性做法应该改变,应该靠技术创新来引领中国产业升级,提升“中国服务”在外贸价值链中的收益比例,改变长期以来外贸盈余依赖制造业贡献的局面,促进外贸结构升级。
全年通胀形势较为严峻
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同比上涨2.0%,较前月大幅回落0.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0%,较前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创2012年1月以来新高。1月份CPI环比上涨主要受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其中蔬菜和肉类价格的上涨尤其突出。1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主要受春节错位和翘尾较低的影响。
短期来看,因为春节和天气因素的叠加,物价环比还将继续上涨。但随着节日因素的消除和天气状况的好转,食品价格的上涨趋势将趋于平稳,环比将有所回落,但同比仍将继续上涨。非食品涨势相对平稳,但经济回暖、货币宽松、价格改革等将对非食品后期价格形成上涨压力。
总的来看,本轮CPI筑底基本完成,开始酝酿新的上升周期,全年通胀形势严峻。从国内来看,今年在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下,我国经济步入新的增长周期,经济增长的回升对物价的上行将形成重要支撑。而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推进,也会对物价上涨形成一定的拉动作用。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将进一步推动劳动力价格上涨并逐步向CPI传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外部环境来看,今年全球货币的进一步放水将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将席卷而来。物价的反弹将对货币政策空间形成抑制。
从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走势看,1月份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环比涨幅再次转正,表明需求回暖对价格开始产生影响,预计2月份PPI将继续回升,但产能过剩将制约上升的幅度。
货币政策将更趋谨慎
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5.9%,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2.1个和3.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5.3%,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8.8个和12.1个百分点。1月份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7万亿元,创2010年2月以来新高。社会融资总规模创下单月历史新高,1月当月增加规模达2.54万亿元,同比大幅上升1.56万亿元。
货币增速大幅跃升主要受春节错位、基数过低以及流动性宽松的影响,与经济回升、融资增长的趋势一致。新增信贷创新高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1月、2月是贷款发放高峰,同时1月经济回升推动了资金的需求。1月货币信贷数据总体上反映了当前社会总需求比较强劲,尤其是消费需求,但经济复苏仍较为温和。需要注意的是,1月份信贷结构明显好转,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一改之前持续的负增长态势,短期贷款减少。信贷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经济逐步向好的趋势,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在平稳增长。同时也应看到社会融资总规模表现出强劲增长态势,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金融改革和创新仍是平衡资金需求的重要手段和要求。
在经济回升和实体信贷需求旺盛的影响下,今年信贷增长预计超过去年,这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通胀和不良贷款带来压力。特别是当前全球货币宽松的环境还将持续,潜在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一旦热钱大量流入又将推高资产价格。从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看,对通胀关注度提升,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加谨慎,继续维稳为主,央行更多地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流动性,以增强灵活性,而对于调整利率和准备金率的使用会更为谨慎。
短期来看,因为受上述年初影响因素消失的影响以及春节假期因素,预计2月份新增贷款环比会有所回落。需要注意的是,月均贷款增量的投放节奏以较为均衡和平稳为宜,避免忽高忽低导致经济运行的不平稳。
乐观预期下警惕通胀
总体来看,1月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进出口双双回升,货币供应增速大幅跃升,物价涨幅明显下降,显示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开局。虽然1月份数据表现良好主要受春节错位影响,但剔除春节因素后经济仍然保持平稳态势。
全年来看,综合内外因素,今年经济增长将温和回升,但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弱,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比较疲弱,出口受外部环境制约难以大幅度增长。因面临通胀风险上升压力,货币政策在控通胀和支持经济增长之间的调整空间受到制约,同时产能过剩等内部经济结构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因此,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企稳基础不够稳固、经济结构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资源和环境约束增强以及物价对需求扩张仍比较敏感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仍面临许多不确定性,难以出现大幅回升。同时,在基数影响下,物价涨幅也显著回落,但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的减小,整体而言,全年通胀形势值得警惕。
标签:CPI筑底酝酿回升 中国经济回暖直面控通胀课题 中国经济
上一篇:成品油价格上调CPI被拉涨 2月CPI预计高于1月
下一篇:央行27日重新开展逆回购申报 符合市场预期
·海口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发展2013.02.28
·营收首超千亿 万科公布2102年度业绩2013.02.28
·揭盅商业产品线 招商整合为分拆上市2013.02.28
·中海封盘碧桂园停工 天津响螺湾“曼哈顿”折翼2013.02.28
·观点意见调控的靴子真的落地了吗2013.02.28
·业绩会新世界内地加速称将继续拿地201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