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宏观经济 >> 浏览文章

信贷投放将提速 基建项目发力可期

发布时间:2015-1-16 16:36:31 来源:网络 浏览: 【字体:

  “许多项目都在积极接触,只待总行的政策和额度正式下来。”李阳(化名)所就职的国有大行,在地方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有着传统优势。自2014年四季度开始,他们明显感觉到“风向变了”,所以开始积极储备项目。

  多位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流动性料趋于宽松,尤其是1月份信贷投放速度将加快。地方基建、重大项目的投资有望不断加码。

  基建项目或成重点

  与李阳的感觉一样,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尽管只是1月中旬,但已经明显感觉到今年的信贷投放额度比往年“松一些”。按照惯例,各商业银行每年年初都会召开全年的信贷投放工作会议。一旦相关的政策、重点倾斜领域等明确后,各地分支行就会加速投放贷款了。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近期召开的2015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也透露了一些“风向”:大力支持“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实施,积极推动亚太地区基础建设投资和互联互通,加大金砖国家金融合作。要以创新推动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工行西部地区某分行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进入2015年,明显感觉到手头的额度宽裕了,我们目前正在积极寻找合适的项目,并陆续开始信贷投放了。”

  该负责人称,该分行今年会尽量将信贷额度往“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倾斜,还需要总行和相关部门给出明确的政策,“等风来了”我们就可以行动了。

  另一家国有大行总行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我们的信贷投放还没有出现特别大的变化,但是今年肯定是要继续压缩一些限制类行业的信贷投放,然后把额度调配到一些重点项目中,比如中西部地区一些获批的重大基建项目等。”

  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往年惯例,2015年1月的新增信贷规模料将突破万亿。瑞银首席策略师陈李预计,2015年1月份则可能达到1.3万亿—1.4万亿元之间。“这是基建投资上升的巨大动力,预示着未来新开工面积增速将上升。事实上,过去一个月,发改委亦审批了大量基建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亦有分析人士对于2015年的信贷投放心存顾虑,认为目前信贷供给端不是主要矛盾,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疲弱才是主要矛盾。“目前不管是国有大行还是地方城商行,手头还是比较‘充裕’的,但是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资产质量等问题仍旧制约着新一年的信贷投放。”

  货币宽松预期延续

  央行本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份新增各项人民币贷款6973亿元,同比多增2148亿元,余额同比增速13.4%,虽然较2013年末下降了0.8个百分点,但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此外,2014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8900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2014年12月,基准利率下调、审批项目逐步推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部分表外融资的回表需求对当月信贷投放形成了较好支持作用,银行加大了对基建公用事业领域的信贷投放。从全年来看,2014年货币创造相对较缓,年末M2增速未达目标。

  不少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呼吁,降准时机已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从宏观政策来说,稳增长条件下,货币政策基调是稳健但会向偏松方向做一些微调。他认为,2015年M2增速很可能会定在12%,实际运行在12%至13%,跟2014年水平差不多。连平表示:“2015年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将得到改善。从2014年来看,不少商业银行因为存款比较紧张,贷款增速在13%左右,但是存款增率已经低于两位数,大于9%。对存款的需求特别强烈,当然就推高了存款的成本。”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稳健货币政策强调了灵活性,注重松紧适度,这表明可以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对利率、汇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进行适度、相应调整。同时,对于结构性问题还会继续采取定向的货币政策手段,预计2015年降准2次、降息1次。

  民生证券人士认为,尽管目前看来,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中长期信贷反弹超过了预期,但这主要是银行争抢上地方融资平台的末班车效应,这种异常高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考虑到经济下行和通缩压力,货币宽松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资产证券化加速

  除了货币“放水”,商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提速在望,也将极大盘活存量。银监会日前批复包括中信银行等27家银行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分析人士认为,这标志着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制已实质性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提速在望,据估计目前待发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或在千亿元左右。

  中信证券分析人士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资产负债表腾挪的想象空间广阔。简单来看,在80万亿的信贷总量基础下,如果银行信贷结构腾挪的比例在10%-30%之间,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则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潜在空间是8万亿-24万亿。从业务发展实况来看,预计201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在5000亿-8000亿元之间。总体来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能够盘活存量资产、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转型,2015年有望步入快速发展期。

  海通证券测算,不考虑新增信贷等因素,我国可操作、有现实动机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约有2万亿元。盘活如此大的存量信贷资源,不但可以调整信贷结构,降低存量信贷的融资成本,还可以丰富市场投资品种。

  央行15日下发《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口径的通知》,修订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口径。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各项款项,纳入“各项存款”类统计;将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各项款项,纳入“各项贷款”口径。

  券商分析人士认为,存款口径调整表明了央行对于放松银行存贷比考核压力的监管意图。存贷比降低会释放信贷额度,但是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决定银行信贷投放的更多是企业有效需求和银行自身风险偏好,存贷比降低对于信贷释放的作用较为有限。而负债端结构调整,可释放资产端流动性。

  地方基建投资着力提高质量效益

  新年伊始,各省市纷纷召开地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5年经济工作重点和投资计划。从目前已公布计划的部分省市来看,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成为大部分地区的部署基调。其中又以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交通设施为重中之重,仅西部地区2015年交通建设投资将超过6000亿元。分析人士指出,和此前“4万亿”投资相比,此次更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而完善融资结构,确保资金到位也将成为地区新一年投资的关注要点。

  多管齐下增投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了2015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的首位。从目前情况看,多省市已将扩大投资确定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

  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更为积极。重庆市12日召开的规划建设管理及民防园林工作会上透露,重庆将启动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共十大项目,特别是加快重庆国家级铁路和货运铁路建设。重庆现有货运铁路1600公里,按官方预计,到2020年增至3000公里。轨道交通方面,重庆拟加快建设速度,将每年修建的轨道交通里程从20公里提高到30多公里,照此速度,到2020年重庆的轨道交通里程将在现在基础上再翻一番。

  受经济结构调整影响,2014年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存在一定困难。在对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中,黑龙江和吉林省均提出要增加投资。吉林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引导好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优先支持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影响的重大项目建设,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黑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扩投资上项目”。

  交通基础设施成热点

  从西部地区看,各省均将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今年项目投资重点,粗略统计,西部12省市今年交通建设投资将超过6000亿元。其中,四川、云南、贵州3省今年交通建设投资均达千亿规模,四川计划投资1000亿元,云南计划投资1200亿元。

  2014年四季度以来,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50个交通基建项目,其中大部分将在今年开工建设,其中30个项目将落户西部省份,并主要集中在新疆、四川、内蒙古、贵州、云南、广西、甘肃等地。从西部各省公布的资料来看,今年西部各省在交通建设方面也将是重点推进高速公路、高铁等建设。

  资金能否顺利到位将最终决定重庆新增基础设施建设能否成行。以重庆市为例,重庆2014年初的固定资产投资中,财政性资金占比约9%,社会融资占比超过37%,企业资本金等筹资约占46%;利用外资及其他资金合计占比不到8%。而重庆相关官员近日亦再次强调PPP投融资改革和推动地区建设的重要性。

  甘肃省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一方面要围绕交通提升、信息畅通和城镇化三大基础,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做好航空、铁路、公路、水利等领域重大项目谋划、研究、申报的前期工作,争取有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纳入国家盘子。另一方面,有关方面要深入研究、创新举措,结合省国投、公航旅等国有投融资企业的改革,通过引入和推广PPP机制,增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造血功能,有效化解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题。

  房贷利率“坚冰”难融

  尽管楼市政策继续“松绑”的预期强烈,但房贷利率并未出现明显松动。机构调研显示,截至今年1月,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只有部分银行略微向下调整。但总体而言,85折仍是首套房贷的“底线”。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按揭贷款为优质行列,但当前银行继续下调房贷利率的动力不大。购房者的实际成本,只能随基准利率而调整。若房贷利率无明显变化,其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刺激作用将相对有限。

  多数城市房贷利率无变化

  来自兴业证券的统计显示,今年1月第二周(1月5日-11日),四个一线城市中,只有广州的一家银行下调了首套房贷利率,其余银行并无变化。

  据悉,上周北京有17家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低于基准,其余7家银行均与基准利率持平。其中,最低为农业银行和汇丰银行,利率为基准利率的0.88倍。广州、深圳两地的银行中,大多数的首套房贷利率低于基准,利率底线也为基准的0.88倍。上海有17家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低于基准,最低的民生银行利率为基准的0.85倍。

  二线城市的情况大致类似。天津、南京的首套房最低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0.9倍,成都、杭州为0.88倍。其中,上周天津有7家银行下调了首套房贷款利率,成都有2家银行出现下调。

  从2014年末以来,按揭贷款的利率就已开始下调。大多数银行将首套房贷款的最低利率降至基准以下,但85折几乎已成底线。部分银行还需搭配购买理财产品,才可获得较低的利率优惠。但对于二套房的贷款利率普遍仍维持在1.1倍的水平,比之前并无松动。

  次轮松绑房贷的起源来自于去年9月30日,央行、银监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贷款的家庭,购买二套普通商品住房时,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即“认贷不认房”。同时,对于贷款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家庭,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

  此后,多数银行公布了执行细则,其贷款利率也逐渐有所下调。

  刺激楼市作用有限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房贷利率仍有进一步优惠的空间,但在银行地方分支行的具体操作层面,住房贷款申请者想要获得0.7倍的贷款利率难度极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央行文件中,提及最低7折的首套房贷款下限,但这并非新政,只是常规性的条款内容。他认为,在目前资金价格水平上,银行吸储难度非常大,7折利率很难实现。

  张大伟表示,信贷是对市场成交影响最大的政策,除非继续降息,否则购房者很难在现有的政策下得到实惠。因此,未来信贷层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恐怕相对有限。

  但相比之下,公积金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有可能给购房者带来利好。未来一段时间,各地仍可能继续在公积金贷款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并可能对市场带来刺激。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已经明确,这可能制约未来的市场交易。分析人士指出,过去多年来,房地产投资、拿地、新开工等指标不断保持高增速,大大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供应。如今,不少二三线城市出现的“空城”表明,很多城市的供应已经超出其消化能力,这甚至可能引发偿债危机。

(责任编辑:DF154)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hongguani/17222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