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宏观经济 >> 浏览文章

经济增速回落 宏观政策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3-7-18 17:46:00 来源:网络 【字体: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5%,增速继续回落,至此,GDP增速已在5个季度维持在7%至8%区间。

  中国经济增速正在告别过去30多年来10%左右的高速增长阶段。在增速换挡的同时,宏观政策何去何从备受关注。

  宏观政策是否转向“保下限”?

  经济增速持续回落引发人们对下一步宏观政策走向的强烈关注。

  “由于结构调整政策和新的改革措施意在长远,对短期经济增长推升作用有限,下半年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唐建伟认为,为保证经济增长不跌破“下限”,政府可能会出台一些温和的稳增长措施,但不会是大规模刺激措施。

  在瑞银证券首席特约分析师汪涛看来,“钱荒”事件的发生令市场预期高层可能容忍增长进一步放缓,但决策层对增长的关注打消了这种预期。“目前政府更加强调的是守住增长的‘下限’。”汪涛认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广西强调,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

  分析人士认为,下一步宏观政策将更讲究平衡,会针对经济走势的不同情况,把调结构、促改革与稳增长、保就业及控通胀、防风险的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从近期传递出的信息看,宏观政策将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保持平衡。”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

  “从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讲话释放出的信号看,政策将更强调稳健和连续,既强调稳增长,又强调调结构促改革,不会走激进道路,也不会走休克疗法。”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友清认为。

  李克强总理在16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指出,既不能因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也不能对经济运行可能滑出合理区间、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

  “盘活激活存量”如何发力?

  二季度以来,国务院领导频频提及要盘活货币信贷存量,而本月初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首次提出要“激活财政存量资金”。专家认为,对两个存量的强调,凸显我国宏观政策的一些新变化。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当前我国宏观政策的目标是既要稳增长,又要调结构、控风险,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再在增量上想办法,不能再走增加赤字和大规模增发货币的老路,而是要依靠制度变革,把已有资金用好用活。

  “向盘活存量要效益,这实际上意味着要彻底告别过去政府主导投资的增量扩张式发展模式。”财经评论员余丰慧认为,高层频频对存量的强调,凸显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让内生机制发挥作用的含义。

  在白景明看来,“两个盘活”彼此相互支持,盘活货币资金的核心是把资金注入实体经济,支持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消费扩张的项目,从而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进而带动财税增长;盘活财政资金,则可以防止以拨代支,把资金落实到项目上,通过重大项目支出拉动实体经济增长,对把银行资金吸引到实体经济上起到引领作用。

  凸显“去杠杆、重供给”政策新思路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近期高层对政策信息的频频释放,一个日渐清晰的宏观政策新思路正在凸显:即一方面通过货币、财政和产业政策的调整实现经济领域的“去杠杆、去产能”;另一方面通过推进结构调整,实现供给层面的优化和完善。

  杠杆率的持续走高,是最近几年中国经济无法回避的现实。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部负责人梁红的观察,以国内贷款占GDP比重衡量的中国整体杠杆率在2009年一年内就提高了20个百分点,“如果继续依靠政府主导投资拉动增长,拉升中国经济整体的杠杆率,不但不能提高经济增长率,而且会加剧资源错配,进一步积累系统风险。”梁红认为。

  依靠杠杆化实现经济增长也让宏观政策的波动性不断加大。在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宏观调控似乎走进了一个死循环:每当经济增速有所下滑,决策部门往往会加大投资、放松信贷“踩油门”;每当通胀有所抬头,决策部门又往往会减少投资、紧缩信贷“踩刹车”。

  “无论是强调盘活货币存量还是强调激活财政存量资金,都体现了决策层‘去杠杆’的思路。宏观政策将保持稳定,力图避免‘踩刹车’或‘踩油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郭田勇认为。

  而在经济学家滕泰眼里,不随意“踩刹车”或者“油门”,并不代表政府在经济上不作为,下一步宏观政策或将转向重视供给、重视改革、重视释放经济增长的财富源泉。

  “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面临着税收、垄断、社会成本等‘供给约束’,下一步中国经济应采取减税、放松垄断、减少管制、简政放权,解除供给约束,以此提高经济的短期增长率。”滕泰认为。

  

(责任编辑:DF056)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hongguani/11541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