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在增加
中国银行间流动性危机似乎暂告一个段落。
随着央行松口,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应声回落。这导致不少投资者埋怨央行制造恐慌。
对此,巴克莱资本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在接受本报《21世纪》记者专访时表示,“央行出台降息25个基点并且存款利率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1.2倍政策的可能性在增加。”
《21世纪》: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释放出态度松动的信号。这是否意味着,中国银行间流动性危机已经过去。央行政策已经见效,所以收兵了?
常健:我认为,中国央行并没有改变其“审慎”的货币政策和政策倾向,尽管它暗示了愿意稳定货币市场的意图。
我们相信,中国央行的目标依旧。分别是,第一,将货币存量从金融体系引导到实体经济,而不是盲目印钞。第二,促使银行去杠杆,并加强风险管理,而不是听任银行继续假借贷,或是投机性活动。
《21世纪》:在你看来,中国银行间流动性危机未来还会再次爆发吗?
常健:尽管Shibor一度冲高并正在回落,但我认为,Shibor有可能在未来保持上涨一段时间。我们认为,考虑到市场稳定性回归,经济增长未来进一步变慢的图景,央行出台降息25个基点并且存款利率上限扩至基准利率1.2倍政策的可能性在增加。
《21世纪》:不少投资者视这次流动性危机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中国版本。你认为,中国的信贷危机会进一步演化吗?
常健:我们认为流动性危机将产生“溢出效应”,会“溢出”到更广泛的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经济下行风险正在增加。监管层对投机和影子银行活动的限制看来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相应地,伴随着众多理财产品的到期,银行将面临压力。
这将导致4种愿景。第一,小银行持续的流动性紧缩,拼命吸收存款。第二,去杠杆浪潮。第三,更严苛的金融环境。第四,违约和小金融机构的倒闭。
我们预计,溢出效应将会蔓延到理财市场、票据融资市场、信托市场,随后衍生到那些严重依赖影子银行的借款者,譬如地方政府、中小企业、房地产开发商等等。它们将在随后几个月中感受到压力。融资成本将上升,对风险借贷者的信用敞口将有效地被遏制。
《21世纪》:中国影子银行的问题被诟病已久,它会导致金融系统的泡沫破裂吗?
常健:尽管可能的系统风险一目了然,但中国金融系统崩溃的可能性仍比较小。大银行流动性充裕,它们存款充足,没有挤兑危险,而且能为中国7%的GDP增速提供贷款。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银行以及金融系统从持续的“金融抑制”中获益。所谓“金融抑制”,即存款利率非市场化,相对封闭的资本账户。
当这些有利条件持续存在,系统性危机不太可能爆发,因为金融系统仍在国家的控制之中。不过,违约和破产应被允许,从而减少未来累积财政和金融的风险。
(责任编辑:DF083)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hongguani/11030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6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3.9% 环比降0.4%
下一篇:5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缩水六成
·央行高官密集表态 年内有望提出存款保险方案2013.07.04
·加强监管大型银行 美联储顶风批准巴III协议2013.07.04
·从大订单项目到农业医疗 中法经贸合作转向2013.07.04
·中韩自贸协定签署日期将会提前2013.07.04
·财长外长相继“闪辞” 葡萄牙再掀欧债波澜2013.07.04
·美银行新规只是看起来给力吗201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