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底“破冰”之举或将影响全球能源供应格局
日本经济产业省新近宣布,成功从近海地层蕴藏的可燃冰中分离出甲烷气体,标志着日本可燃冰开采商业化迈出关键一步。此间专家认为,日本近几年海洋能源开发接连有重大突破,显示出福岛核事故后对于能源需求的迫切性。可燃冰利用符合全球环保趋势,一旦找到商业化捷径,或将影响全球能源供应格局。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寿生一直关注着日本可燃冰的开采动向。“这是一个好消息,对于人类新能源的开采是一次重大突破,未来有可能为替代传统能源提供一种新思路。”
能源压力是日本向海洋要能源的主要原因。中国社科院财经院副院长史丹指出,日本约95%的能源需从国外进口,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日本国内大部分核电站停止运营,能源需求与供给之间关系更为紧张。此次官方宣布成功开采可燃冰的时间节点,恰逢“311海啸及核事故”两周年纪念日,也彰显出日本对于提升能源自给率方面的决心。
“日本在对新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方面,特别是海洋资源的研究方面从未停止过。”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林融说。
日本经济产业省曾于2001年7月发布了一个为期18年的“可燃冰开发计划”。第一阶段已于2008年结束,成果主要是确认相关海域蕴藏大量的可燃冰以待开发。从2009年至今正处于第二阶段,其最主要目标活动是进行生产试验。近期还将再进行一次分离提取甲烷气体作业试验,从而为2016-2018年度第三阶段的商业化开采进行技术铺垫。
专家指出,短期内日本可燃冰开采商业化还难以实现。李寿生说:“日本一贯做法是对新技术加强保密,不会很快扩散,其他国家在此项科技上的突破还有一个过程。”
史丹说,尽管可燃冰开采商业化暂时有一定难度,但会带动其他国家加大对可燃冰开采的科研进度。受此影响,日本可能会增加海洋科技投入,海洋科技产业也会有快速发展。
结合近期美国掀起的“页岩气革命”,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将给天然气市场提供更多的供应可能性。世界能源市场的格局也将在未来中长期进一步发生改变。
据估算,中国也拥有数百亿吨油当量的可燃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和青藏高原。有专家预计,2020-2025年左右,中国将迎来能源需求的高峰期。专家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加快对可燃冰勘探开采的科研进度已经更为紧迫。
上一篇:巴西淡水河谷暂停阿根廷巨资项目引纷争
下一篇:美国证交会允许花旗阻止股东就潜在分拆进行投票
·嘉盛集团澳元纽元的动能已转变2013.03.14
·ECN Trade强劲就业数据带领澳元大幅上冲2013.03.14
·澳洲就业数据提振澳元 市场静候欧盟峰会到来2013.03.14
·就业数据令澳元劲扬 纽元则因政策声明重创2013.03.14
·美元兑瑞郎窄幅整理 静待瑞士央行决议2013.03.14
·瑞士央行决议在即 瑞郎兑欧元及美元提前走软201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