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股民投资 >> 浏览文章

理财新规凭什么重伤A股

发布时间:2013-3-29 7:03:09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理财新规凭什么重伤A股?

  3月27日的一则通知引发了周四A股的暴跌。根据资料显示,当天管理层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也简称八号文,意味着将对理财业务进行规范。受此消息影响,金融板块出现全线暴跌的走势,以银行板块指数为例,全天下挫3.76%。板块内,兴业银行跌停,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以及民生银行跌幅均达到8%以上。

  随着影子银行的规模逐渐壮大,也开始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特别在肖先生上任后,这种整顿预期也愈发强烈。根据数据统计,影子银行清理的高峰期在2011年的三季度。随着清理进程的加快,当时影子银行的比重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然而,清理后却再一次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自去年以来,商业银行理财直接或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交易平台等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虽说这一现象不利于未来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银行创新的能力。

  针对上述的现象,近期发布的八号文也对“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等业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而言,管理层强调这一业务不能超过理财余额的35%或者总资产的4%。如果按照这一规定计算,将对银行的理财业务构成一定的影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层给出了10个月的宽限期,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减缓了冲击的力度。

  面对近期超预期的政策,银行板块到了真正的拐点吗?国内影子银行的现象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吗?笔者郭施亮认为,八号文对银行板块短期将构成利空性的打击,不过对其中期的行情不必过分悲观。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的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达到70万亿美元,而当前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达到26万亿,占据GDP的49%水平。看似规模庞大,其实不然。据权威数据统计,G20国家平均影子银行规模占GDP比重约为111%,而当前国内影子银行规模仅占据GDP的49%。从上述数据可以清晰发现,当前国内的影子银行发展规模并不是那么可怕,未来管理层对影子银行的规模保持可控的状态。同时,由于管理层对相关重点业务给予了足够长的宽限期,将进一步减缓政策对银行业的冲击。

  自三月份以来,管理层相继出台了国五条以及八号文的调控政策。有网友调侃,无论国六条还是国十条,对楼市始终起不到实质性的打压作用。虽说国五条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但是不少人对该政策不抱有太大希望。那么,面对长期存在的影子银行现象,八号文会否重演之前楼市调控的悲剧呢?随着相关政策的推出,大资金又会否逐渐回流股市,促进A股走出一波大反弹行情呢?

  谈起国内楼市持续火热的原因,主要离不开刚需、保值增值欲望等因素。那么影子银行规模的持续上升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郭施亮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大原因。

  第一、国内缺乏可取的投资渠道。正如周先生所说,国内主要存在“两多两少”的问题,即中小企业多,融资渠道少;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在货币急速贬值的大背景下,大资金急需寻找保值增值的投资通道。对于银行定期存款来说,由于国内通胀压力长期存在,且大部分时期存在实际利率为负数的被动局面,难以实现保值的目标;对股市来说,由于A股缺乏吸引力,投资回报率低,相对风险却很大,显然是不可取的保值增值场所;对于楼市,虽说近十年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但是近几年国内的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性,部分保守型的资金持有者不敢草率行动。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影子银行。凭借着相对较高的利率,也成为了不少资金藏身的地方。

  第二、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不乐观,中小企为了生存,不得不高利率贷款,进一步加速了影子银行规模的壮大。当前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大企业凭借着垄断的优势,实现了企业的持续高增长。而它们有着庞大的企业规模与社会品牌,银行多给予较低的贷款利率。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深受近几年出口低迷的影响,海外订单的不断缩减,从而导致了企业效益的持续低迷。对于一个急需资金周转且没有社会品牌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严酷的考验。多数情况下,不少企业为了渡过难关,不得不以高利率贷款。于是,就形成了企业之间的马太效应。

  第三、国内缺乏严厉的监管体系,影子银行资本要求的成本较低,从而导致近年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国内的上市公司身上,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以及相对成本较低,从而导致不少上市公司铤而走险。近期的万福生科等上市公司就是典型的案例。

  可见,经过长期积累发展壮大的影子银行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彻底地整顿。虽说整顿治理影子银行并没有打压楼市那么复杂,但是要想引导这些资金转战股票市场也许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