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股民投资 >> 浏览文章

股票有风险谨防不测

发布时间:2013-3-11 8:43:44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市场虽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外部因素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作用。近来市场的大幅震荡,投资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3月4日放量破位长阴明明预示着后市行情堪忧,但不曾想到其次日便上演“诈尸还魂”一幕,令人又惊又喜。惊的是,如此严峻的市况之下,市场竟然可以迅即起死回生;喜的是,昨日还因未能及时出逃而愁眉不展的投资人,今日却能喜笑颜开地挽回一些损失,甚至还有盈余,这俨然是人生五喜中的一喜嘛!“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长阴次日升。”

  虽然我们可以将这种大幅震荡理解为市场的一种自我修复,但问题是,为何会出现这种自我修复走势?笔者认为,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人们对经济复苏的前景产生了忧虑。

  无论是汇丰PMI数据还是官方发布的权威数据,都显示出2月以来经济复苏步伐已现疲态这一事实。对此,市场怎会不感到忧虑?要知道,经济复苏是支持本轮上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若少了这一特定因素,上涨的理由就会变得十分牵强,信心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第二、对通胀卷土重来的恐惧。

  “通胀无牛市”,这是市场广为流传的谚语。通胀一来,货币当局就会紧张;货币当局一紧张,势必就会收紧流动性;流动性是股市上涨的重要推动力,一旦缺失,资金面堪忧。从刚刚公布的CPI数据来看,至少短期通胀隐忧的确很明显。

  2013年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创10个月以来的新高;环比上涨1.1%。显然,同比增速已经超过了央行所设定的“警戒线”,即3%。这很容易引起相关官员的紧张。要知道,许多央行官员的神经是十分脆弱的,他们宁愿牺牲经济增长,也要誓死捍卫通胀“警戒线”,这在前几年是有目共睹的。再联想到周小川近期的表态,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央行或针对1月大量释放的信贷及节前因逆回购而投入的过多货币采取一些行动,譬如加大正回购力度,又或者“提准”甚至“加息”。这都令人感到十分紧张。

  第三、对楼市调控政策的顾虑

  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楼市调控“国五条”,紧接着3月1日“国五条”细则便横空出世。显然,细则出台的时间及力度远超外界预期。原以为至少在“两会”后由新一届政府来推出,没想到本届政府最后还是要在楼市问题上用尽最后一点力气。

  说到这里,笔者倒要说上一句公道话。无论本届政府调控楼市成败与否,至少他们的确努力过,也尝试着去做一些改变。怎奈,中国的事情实在太复杂,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扯不断理还乱。

当然,历史终究会铭记温家宝总理所做过的一切努力,人民也绝不会忘记他。一位古稀老人,曾殚精竭虑地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继续向前发展,也曾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已足以令人敬佩万分。虽然有些事他还未能做完,但那是迫于现实的压力,人们会理解他。在任的最后一年,他用自己的余力为继任者尽可能扫除执政过程中的障碍,使中国得以继续在改革的道路上昂首前进。

  第四、IPO重启问题。

  这个问题当下似乎有了一个较为确切的答案,即上半年重启无望。如果这种表述是正确的话,那至少在未来3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市场还能较为主动一些、较为活跃一些。

  第五、对可能发生的美国财政问题及欧洲债务问题仍心有余悸。

  时下没有人能够保证美国“财政悬崖”问题不再发作,也肯定没有人敢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安然渡过,这就为全球资本市场投资心理蒙上了一层小小的阴影。

  鉴于上述分析,笔者建议投资人近期还是谨慎应之,尤其是临近“两会”闭幕时。不可否认,眼下一些大盘权重股仍不时地担当着“维稳”的角色,否则我们如何解释“两会”开幕前后两天市场截然不同的表现?越临近重要会议闭幕,投资人就要越发小心,谨防“维稳”任务完成后的随风飘落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