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风险规避 >> 浏览文章

银行股领衔“破净潮” 蓝筹股“寻底”到何时

发布时间:2014-1-29 8:35: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 【字体:
原标题:银行股领衔“破净潮” 蓝筹股“寻底”到何时

  进入2014年,A股上市银行出现了大面积“破净”的局面。这种情况在其他行业的大盘蓝筹股中也有所体现。分析人士认为,银行股“破净”的根源在于市场担忧其存在较大不良贷款风险尚未释放,且面临利率市场化、流动性趋紧等压力。蓝筹股萎靡不振是整个A股反弹动能不足的原因之一。专家建议,A股可考虑试点恢复T+0交易,参与试点的证券品种可比照融资融券标的证券选择的标准,以市值较大、经营规范、业绩稳定的大盘蓝筹股及对应的ETF产品为主。同时,监管部门应积极推进优先股、回购股份等措施,多措并举改善预期、提振信心。

  蓝筹股“底”在何方

  数据统计,截至1月28日,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的A股公司有157家,剔除资不抵债的公司后有137家,除上市银行外,破净公司集中在钢铁、煤炭、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等周期性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蓝筹股破净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未来的业绩预期不好,即使业绩增长,但增长速度可能会下降;二是蓝筹股的股本较大,在“钱紧”的情况下,资金的兴趣不大;三是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与投资拉动相关的蓝筹股对于投资者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占据蓝筹股绝大部分市值的银行股目前大多“破净”,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银行股仍有继续“寻底”的空间。数据统计,截至1月28日,A股16家上市银行中,PB值(市净率)最低的交通银行仅为0.69倍,最高的民生银行也只有1.07倍。

  海通证券分析师刘瑞指出,目前A股银行估值整体高于美、英、欧、日,低于香港。影响银行股估值走向的核心是市场对未来经济的信心,量化宽松无法消除市场对潜在风险的担忧,这是各国银行股估值不断下行的核心逻辑。“在经济和银行基本面下行的预期下,银行板块可能存在阶段性战术操作价值,但还未到战略性配置的时点,不易轻言估值已到‘底部’。”

  汇丰银行近期更是对客户发出警告,中国股市比整体的市盈率指标所显示的估值要昂贵很多。估值表面看起来非常有吸引力,但这是因为占据股指权重40%的金融股在起作用。根据汇丰银行的计算,中国股市的估值其实只是略低于12倍的市盈率。汇丰银行对中国股市的建议从中立降低至减持,并称正在密切关注中国银行业对不良贷款进行减值的意愿,特别是在企业现金流产生能力下降的时候。

  不过,国泰君安权益投资部则通过日本及美国的上市银行比较发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主要银行股都经历了较长时间较大幅度的上涨,估值已经严重偏离基本面。而当前A股上市银行股的估值仍然较低,仅不到美、日危机前高点估值的20%。在估值较低的同时,拥有较高的股息率水平。以最大的十家银行股为例,其2013年平均预期股息率为5.9%,高于当前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4.5%及五年定存利率4.75%。较高的股息率为资金提供了抵御大盘继续下跌风险的保障。

  国泰君安认为,长期来看中国股市的估值会向均值回归,目前A股市场被低估了。“纵观美国股市 130年发展历程,标普500的估值在市盈率10-23倍之间波动,历史平均值为16.5倍。美国股市历史上,估值低于10倍的情况只发生过五次,且其后均开启了新一轮牛市。目前,上证综指的市盈率仅为9.3倍。”

  QFII看上“浅蓝股”

  多数机构人士认为,蓝筹股依旧缺乏系统性行情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多位QFII人士时发现,目前部分境外机构和资金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报以较强的观望情绪,尤其是认为作为蓝筹股绝对“助力”的银行A股尚有较大风险仍未释放。

  野村证券区域银行研究联席主管及董事总经理冯哲坦言:“境外资金淡出中国银行业并不是某一天发生的,其实最近三年这个趋势愈发明显。三年前,我们看到境外的机构投资者基本都持有好几家中资银行股,但是2013年基本上手里都没有了。对于这些境外机构来说,目前配置金融板块可能会更多考虑东南亚银行或者欧洲银行,因为他们觉得欧洲银行已经跌破底了。”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新兴市场货币大幅贬值和资产价格暴跌,导致全球市场动荡,这让本就深陷泥沼的银行股“雪上加霜”。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认为:“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短期资本持续流入能够推高股市、助推信贷扩张,看上去红红火火,但是一旦资本撤离,就会出现股市暴跌、货币贬值,对我们的市场也带来挑战。”

  香港一位QFII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我们的资产组合还是会配置人民币资产,比如ETF,但是短期内不考虑大规模增加配置。对于银行股,我们会谨慎配置一些,但目前只看股份制银行。”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10月以来,QFII青睐的股份制银行股,例如华夏银行、南京银行、中信银行等均被“收入囊中”。另外,QFII对一些“浅蓝股”的兴趣愈发浓烈,比如益佰制药、以岭药业、华润三九、仁和药业、云南白药这类中医药股。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片悲观之声中,仍有不少人保持乐观心态。作为私募界大佬,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近期表示,2014年沪深300等指数存在中级上行机会。在此过程中,系统收敛有所弱化,市场结构将更加发散,引领和受益于经济社会转型的、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将成为市场“宠儿”,而以银行、地产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有望出现估值修复的机会。

  政策加码暖风频吹

  当然,蓝筹股对于资金的吸引力不大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投资价值,任何股票只要股价低于价值中枢就会成为理论上的投资洼地。当前政策“暖风”不断吹来,蓝筹股在寻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积蓄绝地反击的动能。

  2014年伊始,保监会表示近期将启动历史存量保单投资蓝筹股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部分持有历史存量保单保险公司申请试点。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蓝筹股估值水平较低有利于老保单投资收益提升。保险公司老保单具有资金期限长、现金流稳定的特点,低估值蓝筹股符合保险资金的资产负债匹配原则。

  台湾证券交易所近日恢复现金账户下的T+0回转交易。业内专家建议,A股市场可考虑以试点的方式恢复T+0交易,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风险。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日前表示,蓝筹股“破净”是当前沪弱深强的一个具体表现,T+0制度可能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是治本之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他认为,应当改变沪大深小的格局,同时,建议对于沪市的四大行进行分拆,由集团公司控股。

  另外,回购股份、优先股等也被视作市值管理、提振信心的重要手段,市场也报以较高期待。分析人士认为,上市公司通过回购普通股进行市值管理、或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可以向市场释放积极的信号,既对当前市场有积极意义,也是市场中长期建设的重要工作。

  但是对上市银行来说,回购的资金来源显然是个大问题。有券商分析师认为,银行不伸手向股市要钱就已经不容易了,他们确实没有钱用于回购。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出台鼓励回购的政策,但作为回购主体的上市公司兴趣不大。A股回购案例数量与美国市场、香港市场相比差距巨大。相当多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没有形成真正的价值投资理念,对股票回购的认识比较肤浅。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fengxianguibi/15563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