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回购监管新政影响有限
据报道,银监会日前下发《关于排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违规票据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135号文”),要求各银监局对截至2013年4月末的票据业务逐家逐笔排查,重点排查票据回购业务中的四类违规操作。这是银监会继2011年6月和2012年10月之后第三次针对农村金融机构违规贴现票据贷款活动发函,其影响预计将小于2011年那次。分析人士称,此次监管意在防控风险,并未“一刀切”,正如135号文中“对于业务规模过大或增长过快的机构,要尽快制定压降方案,确保业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所要求的。
票据藏匿信贷规模或超万亿元根据央行公布的银行间债权及负债的规模,自2010年以来,银行间市场债权与负债间的缺口规模直线上升,截至2013年一季度的规模已达到4.5万亿元。
平安证券分析师励雅敏指出,银行同业业务发展与票据增长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票据增长是银行同业扩张的重要媒介及纽带。
“虽然银行开具的商业汇票在我国仍要求有真实的贸易背景,但由于其天然存在较强的融资工具属性,又由于银行承兑汇票背后所隐含的银行隐形兑付担保,兼具表内外的勾稽属性,使得票据自然成为了银行腾挪表内表外信贷的重要媒介。”励雅敏表示,“截至2013年一季度,我们估算的商业汇票扣除贴现及正常持有至到期部分的余额差额已超过4.2万亿元,这一规模与银行间资产负债缺口数量级基本相同。两者走势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商业银行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利用了新旧会计政策的差异进行套利,帮助商业银行将信贷类资产转化为同业资产。”招商证券分析师罗毅介绍道,“银行通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帮助将‘票据贴现’转化为‘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加了信贷额度,同时降低了资本消耗;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借记‘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贷记‘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的情况下,实现了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
励雅敏指出,票据业务中可能存在大量会计核算监管套利、重复买卖二次或多次回购、隐匿担保回购等现象。据其估算,银行“买入返售同业”科目中通过票据回购业务隐匿的信贷规模已从2011年农信社违规票据监管之后的3000亿元再次上升到2012年底的1.2万亿元。
“考虑到一般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手续费率为万分之五,因此,在预计全年签发商业汇票为20万亿元的假设下,对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贡献为100亿元,扣除成本、税收等支出后,对银行业净利润贡献不足0.5%。况且,政策监管挤出的套利票据业务需求远小于20万亿元,因此,静态来看,政策监管对银行业净利影响预计不足0.1%。”罗毅表示。
罗毅还称,135号文对银行的信贷额度或将形成一定的挤占,信贷额度的趋紧将引发贷款利率的小幅上行。
对流动性影响小于前年罗毅表示,135号文仍然在197号文(《关于切实加强票据业务监管的通知》)规定的监管框架内,没有更严格的政策监管细则。励雅敏也认为,此次监管是2011年农信社违规票据监管政策的延续,但对流动性的冲击将小于上次。2011年9月末,票据直贴利率突破13%的历史高位,7天回购利率徘徊在5%的高位附近。
“虽然1.2万亿元的缺口存在政策风险,但自2011年以来,银行已经有其他创新途径,例如2011年底大幅增长的票据信托以及2012年起大规模增长的券商资管业务,均涉及到利用票据进行表内表外信贷腾挪。银行单纯通过农信社腾挪出表的信贷规模应已大大低于2011年中期的水平。当年末因清理农信社票据违规业务而萎缩的票据回购规模大约达到1万亿元;而此次集中清理的违规票据大约仅有3000-4000亿元的规模,其余渠道仍主要为理财、银证等。”励雅敏表示,“整体的资金环境也有所不同。当时,存准率连续上调,资金普遍趋紧;而当前外汇占款相对宽松,同时,银行已能够通过信托受益权、标准化产品创新对冲短期流动性造成的冲击。”
罗毅也表示,未来几个月社会融资总量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量的回落幅度应该会小于2011年下半年,因为当时还有保证金存款上缴存款保证金政策。
高华证券分析师马宁也称,银行还有其他方式来进行贷款证券化,加上135号文仅针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因此,新政的执行成效尚需观察。
“监管滞后于金融创新。票据资产交易的漏洞封堵之后,新的绕信贷规模的方式或许较快就将出现。”罗毅称。
所要求的。
票据藏匿信贷规模或超万亿元根据央行公布的银行间债权及负债的规模,自2010年以来,银行间市场债权与负债间的缺口规模直线上升,截至2013年一季度的规模已达到4.5万亿元。
平安证券分析师励雅敏指出,银行同业业务发展与票据增长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票据增长是银行同业扩张的重要媒介及纽带。
“虽然银行开具的商业汇票在我国仍要求有真实的贸易背景,但由于其天然存在较强的融资工具属性,又由于银行承兑汇票背后所隐含的银行隐形兑付担保,兼具表内外的勾稽属性,使得票据自然成为了银行腾挪表内表外信贷的重要媒介。”励雅敏表示,“截至2013年一季度,我们估算的商业汇票扣除贴现及正常持有至到期部分的余额差额已超过4.2万亿元,这一规模与银行间资产负债缺口数量级基本相同。两者走势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商业银行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利用了新旧会计政策的差异进行套利,帮助商业银行将信贷类资产转化为同业资产。”招商证券分析师罗毅介绍道,“银行通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帮助将‘票据贴现’转化为‘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加了信贷额度,同时降低了资本消耗;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借记‘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贷记‘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的情况下,实现了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
励雅敏指出,票据业务中可能存在大量会计核算监管套利、重复买卖二次或多次回购、隐匿担保回购等现象。据其估算,银行“买入返售同业”科目中通过票据回购业务隐匿的信贷规模已从2011年农信社违规票据监管之后的3000亿元再次上升到2012年底的1.2万亿元。
“考虑到一般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手续费率为万分之五,因此,在预计全年签发商业汇票为20万亿元的假设下,对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贡献为100亿元,扣除成本、税收等支出后,对银行业净利润贡献不足0.5%。况且,政策监管挤出的套利票据业务需求远小于20万亿元,因此,静态来看,政策监管对银行业净利影响预计不足0.1%。”罗毅表示。
罗毅还称,135号文对银行的信贷额度或将形成一定的挤占,信贷额度的趋紧将引发贷款利率的小幅上行。
对流动性影响小于前年罗毅表示,135号文仍然在197号文(《关于切实加强票据业务监管的通知》)规定的监管框架内,没有更严格的政策监管细则。励雅敏也认为,此次监管是2011年农信社违规票据监管政策的延续,但对流动性的冲击将小于上次。2011年9月末,票据直贴利率突破13%的历史高位,7天回购利率徘徊在5%的高位附近。
“虽然1.2万亿元的缺口存在政策风险,但自2011年以来,银行已经有其他创新途径,例如2011年底大幅增长的票据信托以及2012年起大规模增长的券商资管业务,均涉及到利用票据进行表内表外信贷腾挪。银行单纯通过农信社腾挪出表的信贷规模应已大大低于2011年中期的水平。当年末因清理农信社票据违规业务而萎缩的票据回购规模大约达到1万亿元;而此次集中清理的违规票据大约仅有3000-4000亿元的规模,其余渠道仍主要为理财、银证等。”励雅敏表示,“整体的资金环境也有所不同。当时,存准率连续上调,资金普遍趋紧;而当前外汇占款相对宽松,同时,银行已能够通过信托受益权、标准化产品创新对冲短期流动性造成的冲击。”
罗毅也表示,未来几个月社会融资总量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量的回落幅度应该会小于2011年下半年,因为当时还有保证金存款上缴存款保证金政策。
高华证券分析师马宁也称,银行还有其他方式来进行贷款证券化,加上135号文仅针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因此,新政的执行成效尚需观察。
“监管滞后于金融创新。票据资产交易的漏洞封堵之后,新的绕信贷规模的方式或许较快就将出现。”罗毅称。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caijingyaowen/9795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沪将举办国际性葡萄酒品评赛事
下一篇:上海宝山区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启动
·周五可申购鹏华丰泽A2013.06.03
·目前全国蔬菜价格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2013.06.02
·5月PMI意外回升 经济增长略有起色2013.06.03
·PMI意外回升 经济增长仍存不确定性2013.06.03
·人民币中间价首破6.18 即期汇率“逆势”下跌2013.06.03
·美联储退出预期增强 热钱撤离新兴市场货币201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