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证财要闻 >> 浏览文章

从碳计量到碳披露中国企业仍需提速

发布时间:2013-5-29 4:51: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许多企业已开始关注气候变化对其商业运营所造成的长期影响,碳计量也日渐成为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的参考依据之一。
    5月17日,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ED)与英国碳信息披露项目(CDP)联合发布了《中国碳计量与碳披露商业案例》报告(下称《案例报告》)。
    考虑到不同类型企业的实际情况,《案例报告》选取了神华集团、联想、沃尔玛、英利、中能环科等5家大型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以及绿色产业中小企业碳排放计量与披露的典型案例。
    《案例报告》预测,作为全球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多的客户将对国内企业做出碳披露的要求。
    何为碳披露
    “中国政府和企业越来越认识到碳计量与碳报告对于国家、企业经济转型和提高竞争力的促进作用。”英国碳信息披露项目(CDP)中国项目主任李如松说。
    碳信息披露项目要求企业公开的信息不局限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的内容,还要求企业公开公司策略、管理方案、碳排放数据、风险与机遇分析及其他碳排放相关策略等信息。
    “2012年,超过4100家全球龙头企业向碳披露项目系统公开了企业的碳排放量,而这些企业也将逐渐尝到计量与公开碳排放量给其带来的甜头。”李如松说,2013年2月,管理着高达87万亿美元资产的722位投资者向超过5000家企业提出请求,希望这些企业通过碳披露项目系统公开其碳排放信息。
    李如松介绍,自2009年起,碳信息披露项目便开始向国内市值最高的100家企业发出信息披露请求,但回应者很少。2011年,11家企业对碳披露项目的请求做出了回应。2012年,回应的企业数量增加到23家。
    CDP执行主席Paul Dickson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中国的碳排放量持续走高,预计在2030年至2040年间达到最高峰。
    碳披露,即企业向公众公开企业的碳排放量、碳排强度、管理碳排战略、关系到气候变化的潜在风险与机遇等信息。碳披露与碳公开是有区别的,碳披露的对象是公众,而碳公开的碳排信息往往只提供给关键利益相关者(例如监管机构)而不对公众开放。
    在我国,最常见的碳披露渠道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2008年12月起,中国证监会及沪深证券交易所要求部分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加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截至2012年底,582家国内上市公司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然而,敢于向公众公开自己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中国企业依然寥寥无几。
    国内碳计量刚起步
    2005年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大直辖市,外加湖北(武汉)、广东(广州)、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其中深圳碳排放交易市场计划今年6月17日全国低碳日正式启动交易,已完成碳核查的635家工业企业将成为首批上线企业,其他试点省市也将于今年内陆续启动交易。
    国家希望通过该方案在试点省市的实施,为2015年建立全国范围的碳交易市场铺平道路。
    据了解,目前各试点省市已开始建立本土化的碳交易监管基础设施。深圳市颁布了国内首部关于碳排放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于2012年颁布了《上海市碳计量与碳披露报告指南》,并要求宝钢集团、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收集历史碳排放量数据(2009至2011年)。下一步,试点城市将会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相关企业做出碳披露与碳交易方面的要求。
    目前,许多企业也已完成了碳计量进程,其中上海约200家、深圳635家。广东的827家企业及北京约600家企业被要求公开试点计划中的信息。
    葛勇说,排污权交易系统将在未来短短数年从试点省市铺向全国各地,届时,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碳计量中来。碳交易试点方案的成功与否、全国碳交易方案的成功与否都取决于国内企业是否能够迅速接纳并实施碳计量、碳披露及碳公开计划。
    不过,由于碳计量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企业对于如何开展碳计量和碳披露工作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发挥碳管理在商务运作中的优势。
    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葛勇也表示,作为一种全新的政策工具,碳交易在国内的推广与实施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国内温室气体历史资料十分有限,所以试点省市及其他省市将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收集足够的数据以建立完善的碳定价机制。
    另外,现行的试点方案中并无碳交易以外的其他温室气体(如甲烷)交易信息,这也可能造成中国碳交易市场与国际温室气体交易市场的脱节。
    碳计量的商业价值
    “借用业内常说的一句话,‘无计量,无以管理’。”葛勇说。
    辨识机会以降低成本是许多企业实施碳计量的主要动机。葛勇说,碳排放量的计量能够帮助企业识别机会,开展能效提升项目,进而节省开支。
    对于那些将大量业务外包的企业而言,降低供应链碳排放量是其重点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公开碳披露与公开碳减排目标作为选择供应商的重要依据。
    另外,在一些地区,面向消费者的企业被强制要求使用或被推荐使用碳标签。因此,对于各企业甚至整条供应链而言,为了迎合其他企业客户的需求,碳计量与碳公开的开展势在必行。
    《案例报告》介绍,拥有内部碳管理系统的供应商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因为这些企业能够提供准确的碳排放数据与固定的碳管理策略。了解供应链上游企业的碳强度有助于客户更好地管理自家企业的碳排放限额,同时还能确保所处供应链的节能高效。
    哈佛商学院此前抽取了180家企业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与从未采纳环境与社会保护相关政策的企业相比,那些自1993年便自愿采纳环境与社会保护政策的企业,无论是在股票市场还是会计业绩上的表现均更为优异。另外一份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研究(2012年)也指出,投资者更愿意对那些知道如何减少企业碳排量的企业进行投资。
    《2012年度全球五百强气候变化报告》介绍,大量研究与数据表明,企业碳管理强度与企业股票表现存在潜在联系,这助长了投资者对于企业碳管理策略的兴趣及对碳披露的需求。
    《案例报告》称,通过分析在“气候披露领导者指数”(CDLI)及“气候绩效领导者指数”(CPLI)中排名靠前的企业,不难发现,企业的财务业绩与企业气候变化信息披露跟表现存在一定联系。
    自2006年起,“碳披露领导者指数”中的52家企业的投资总回报率达67.4%,而全球五百强企业的投资总回报率仅为31.1%;自2010年起,“气候绩效领导者指数”中的34家企业的平均投资总回报率为15.9%,而全球五百强的平均投资总回报率仅为6.4%。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caijingyaowen/9646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