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证财要闻 >> 浏览文章

“中国造”城铁飞驰世界

发布时间:2013-3-1 10:49: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体:
——聚焦中国北车长客股份自主创新发展路径之三(国际化经营篇)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吉林行

中国经济时报“东北振兴吉林行”采访组

    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发展海外战略的动力来自于发展中国轨道车辆产业的强烈责任心,以自主创新技术与产品装备民族工业,实现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中国创造,是第一代中国城铁人的责任,对于一手开创的中国城轨地铁车研制产业,他们有割舍不了的特殊情感。
    中国北车长客股份的“走出去”步骤从经济欠发达国家与地区进入,从产品输出开始,逐步进入发达国家,逐步实现技术与资本输出。截至目前,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城轨地铁车已经先后出口到巴西、澳大利亚、泰国、伊朗、沙特、阿根廷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分布于南美、北美、中东、东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全球“日不落”市场格局已具雏形。

    爱国热忱 产业责任

    马列是中国北车长客股份最忙碌的中层干部之一,也是中国北车长客股份海外市场蓬勃发展的见证者。30多岁的马列因担任公司出口一部部长一职,经常在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之间穿梭。马列告诉本报记者,2011年公司为了拿下巴西项目和拓展南美市场,这一年他去了7趟南美。频频到国外出差,一待就是一个月至一个半月。
    他告诉本报记者,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北车长客股份海外销售收入近50亿元人民币,而十年前只有几千万人民币,2002年全公司的销售收入才15亿元人民币。近些年不仅海外收入有了大幅增长,而且市场份额约占全公司营业收入的三分之一,累计出口产品4000多辆,出口创汇近40亿美元,出口产品数量稳居国内全行业之首。
    从“和谐号”横空出世,到时速380公里动车成功下线;从我国第一列地铁车——北京地铁,到世界上比较高端的地铁车——香港地铁车;从北京、上海、香港、广州、沈阳等城市的轻轨、地铁,到泰国、香港、澳大利亚、沙特、巴西的城铁列车,如今“中国创造”列车的身影已经遍布海内外。
    清晨,当京沪地铁列车穿越晨雾迎来崭新一天时,地球对角线另一端西南半球的巴西、阿根廷地铁列车则陆续结束一天的奔忙,驶入车库休整。业界人士发现,在太阳能照到的轨道上,每天都能看见中国北车长客股份研制车辆飞驰的身姿。
    近六十年来,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厉兵秣马、一鸣惊人。追溯她的发展轨迹,无数次填补空白带给我们惊喜,不断刷新的时速令世界瞩目。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第一个让“中国创造”“走出去”,饱含着开拓者永难忘怀的酸甜苦辣。
    尽管中国北车长客股份是 “中国创造”城轨地铁车的故乡,但这份荣誉却是“逼”出来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是计划经济的年代,也是国有企业吃大锅饭、多干不多挣的年代。在以战备为第一需求的首都地铁建设过程中,中国北车长客股份从长远发展出发,积极争取了研制地铁车辆的任务,引导科技人员凭着爱党爱国的一腔热忱,从一张前苏联教科书上的莫斯科D型地铁图片入手,在没有任何技术支持,没有任何经济外援的条件下,为首都北京研制了纯正中国血统的第一代国产地铁车。在此后的五十多年时间里,这种爱国热忱得以传承,生生不息。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第一代“中国创造”地铁车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大都市的需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上海市用德国产地铁车装备上海地铁一号线为标志,国内十多个有建设地铁意愿的城市,都选择了买外国车。
    突然没有了地铁客车的订单——虽然那是铁路负重爬坡、提产扩能的时代,公司每年都要靠大量的加班加点才能完成铁路客车生产任务,没有地铁订单并不能影响经营业绩——但独家支撑着中国城轨地铁产业的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却绝不甘心还没强起来的 “中国创造”就此消失,对产品的热爱已经上升到对产业发展的责任。
    第一代中国地铁研制者代表、老工程师蒋克选说,虽然我们只是中国地铁客车的制造者,但我们有责任保护和发展这个产业,我们要提高研制水平,更要保持国内市场的健康发展,绝不能让我们的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品牌,一个城市一种制式的“万国牌”地铁客车博览会!
    正是靠着这样一种精神和信念的支撑,战胜了重重困难和挑战,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攻坚战!

    肩负弘扬民族品牌重任

    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中国加入WTO后,市场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出现了“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格局,中国企业必须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国际化经营是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和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战略取向。
    如果说“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是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那么,实施海外战略引领,促进“中国创造”走向世界则是中国北车长客股份作为国企肩负的责任。
    另据中国北车长客股份有关负责人介绍,首先,公司海外战略来自于强烈的发展中国轨道车辆产业和发展企业的责任心,这种责任心表现在两个方面:
    从宏观上说,以自主创新技术与产品装备民族工业,实现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中国创造,是我们企业的责任。对于自己创建的中国城轨地铁车研制产业,有割舍不了的特殊情感。
    从微观上说,公司的历任领导人和管理者以发展企业、争取效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要扩大经营,替全体职工谋福利;从经营企业的角度,公司始终超前思考、超前布局,先于市场需求做强企业能力,让“中国创造”走出去;从企业层面看,是寻求自身发展,在经营上实现多条腿走路的重要实践。
    其次,中国北车长客股份海外战略是基于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产生的国企发展目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整个国家虽然已经改革开放十年,但计划经济体制仍然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主流。但公司领导班子却能准确把握形势,主动站在改革的前沿,在行业内第一个通过对外交流、联合设计、技术合作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那个时代开始,公司都是在不断的“引进来”、“走出去”的交替过程中,逐步具备了国际化的视野,适应了全球化的趋势,这正是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制定并实施海外战略的起源。
    马列也表示,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国企的性质决定其“走出去”并不只是简单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问题,特别是高端市场,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更大,完全靠自己去打拼的同时,还要牢记树立品牌,给“中国创造”树立形象。这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企业“走出去”树立品牌形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走出去的同时,肩负着代表中国创造水平的历史责任。
    要走出去,就要有走得出去的底气和实力。瞄准多样化的国际市场需求,中国北车长客股份把快速发展起来的国内市场作为实施海外战略的练兵场,用主动提升技术适应需求和以技术引导需求的实践,快速成为了世界上少有的可以进行全牵引控制方式、全供电制式、全轨道运行模式、全材质制造形式轨道车辆研制的企业之一。
    站在超前布局“中国创造”国际份额的高度,中国北车长客股份领导班子明确了企业的海外发展战略:在输出产品的同时输出技术,全力培育新市场;通过技术引进与合作,全面提升“中国创造”的技术与品质,带动海外市场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转移到发达国家和地区。
    中国北车长客股份的努力为“中国创造”在世界市场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也让更多的国家和人群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中国企业和“中国创造”。
    马列还告诉本报记者,在海外市场摸爬滚打的越多,遇到的难题和挑战也就越多,但是一路走来,公司的综合实力给开拓海外市场很大的支撑,通过开拓出口业务,促进公司向国际更好的企业团队看齐。
    另外,经过城轨地铁海外市场18年历炼,也为下一步高铁走出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目前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参与了包括泰国、土耳其在内的高铁项目的角逐,未来高铁“走出去”前景值得期待。
    (采访组成员:本报记者 谢光飞周雪松 王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