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证财要闻 >> 浏览文章

仅靠油气管网开放打破 “三桶油”垄断还不够

发布时间:2014-2-20 10:40: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 【字体:

 

  打破“三桶油”垄断在深化改革的2014年将有新突破。油气管网将率先开放,迈开打破油气管网垄断的第一步。

  近日,国家能源局对外公布了《2014年市场监管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将在年内研究出台《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办法》)和相关实施细则。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3年10月,国家能源局悄然下发了 《监管办法 (征求意见稿)》,除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外,中国石化联合会、华润燃气、中华煤气等都拿到了这份文件。《监管办法》拟议的实施日期是2014年1月1日。这份意见稿的核心内容是,作为油气管网运营企业,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三桶油”,应按照一定排序无歧视对第三方开放管道设施。目前,《监管办法》并没有按预期出台,其背后的博弈仍在继续。

  中国的油气管网包括原油管道、天然气管道、成品油(汽、柴油)管道,下游还存在着大量的城市燃气管网。目前,中国的油气管网以“三桶油”为主。其中,中石油一家独大。它们既是油气管网的建设者,又是使用者和运营者。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的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10.6万公里。其中,中石油运营着全国约70%的原油管道及约90%的天然气管道。依靠西气东输三条输气管线工程,中石油不仅控制着下游城市燃气公司的供气,还影响着沿途各省市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工业企业的命运。

  打破“三桶油”油气管网垄断的呼声由来已久。两年前,大唐集团计划借道中石油,向北京供应其内蒙古工厂生产的天然气,本来只需要从工厂出发修建一小段管网,与中石油管网联通即可。但是与中石油的谈判最终无果,大唐没有别的选择,只好自建打通北京的管道。大唐的故事并非孤案,面对垄断的油气管网,受困的不仅有大唐这样的央企,还有更多处于劣势的民营油企和燃气公司。

  去年,中石油窝案的爆发为打破油气管网垄断带来了契机。据媒体报道,中石油油气管网将收归国家管理,一个可能的方案是,借鉴当年电网系统厂网分开的改革经验,实施全国统一干线管道。新公司只是交易平台而不参与购销,只收取输气费用。但异议者认为,从电力体制进行改革来看,虽然实现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但由于电网相对垄断,“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目标未能实现。组建新的油气管网公司也可能导致新的垄断。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出台,国企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方向得以明确。《决定》指出,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

  此次将要对外公布的 《监管办法》,可以说是打破油气管网自然垄断的重要一步。该办法一旦进入实施阶段,就意味着当前的油气管网必须向第三方放开;也就是说,除“三桶油”之外的国企或者民企,就有了可以介入油气管网的政策保障。

  征求意见稿提出,当油气管网设施有剩余能力时,油气管网运营企业应根据一定排序,即按现有输送(储存)合同用户,国家政策规定的优先类、鼓励类用户,申请、签订输送 (储存)在先的新增用户进行排序,无歧视地对第三方开放管道设施。

  但应该看到,即便《监管办法》得以实施,依据政策规定,“三桶油”等央企仍然有优先使用的权利。此外,在目前国内油气管网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管网设施的剩余能力有限,对第三方开放的作用也很有限。

  因此,仅靠油气管网开放来打破“三桶油”垄断还不够。应借鉴国际经验,把油气管网业务从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的油气企业中分离出来,组建独立的油气管网公司,才能改变“三桶油”既是经营者又是使用者的双重角色,有利于油气管网的公平使用。油气管网要进一步向社会资本放开,并通过油气管网运输特许经营权的公开竞标等方式引入市场竞争。同时,尽快建立起油气管网的监管制度,保证油气管网运营者的独立、公平,防止形成新的垄断。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相较于油气管网的共享而言,油气源的开放更为重要。如果油气源的市场化没有推进,仅仅是油气管网的开放,“三桶油”的垄断仍很难打破。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caijingyaowen/15814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