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证财要闻 >> 浏览文章

2013 奶瓶里的风暴

发布时间:2013-12-25 9:29: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 【字体:

  2013 奶瓶里的风暴婴幼儿配方乳粉奶粉

  赵乃育 绘

  国人苦于奶粉质量久矣,奶企失信于消费者久矣。2014年各方博弈将进入新阶段。监管层打造质量保证机制,企业再造商业诚信,能否唤回对国产奶粉的信心?

  2013年,由“三聚氰胺事件”引发的“奶瓶里的风暴”进入更深层次博弈。这一年里,“洋奶粉”在中国市场接连告捷,国人对国产奶粉信心仍难恢复,本土品牌状况堪忧。为提高奶粉质量,政府加大对奶粉行业的整顿,连续推出新政策,改善工艺标准,提高准入门槛。

  2014年,在目标为“重塑”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的新政作用下,将有一批中小型奶粉企业因工艺和产品质量不达标而被清理出中国市场。为达到政府制订的全新标准,企业将增大对各生产环节的投入,本土品牌奶粉的质量或因此得到全面提升。

  失落:“国产奶粉”至少在口碑上被抛弃

  进口奶粉的市场占有率5年前为30%左右,如今已跃升至60%以上;高端市场“洋品牌”占有率已接近100%。

  上周五的下午,《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深圳湾口岸看到,入境口人潮涌动,很多广东本省居民推着简易推车、捆着编织袋等候入关。

  “给孙子买奶粉。听说最近抽检松动了,我们一次也多买几罐,省得来回跑。”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告诉记者,深圳离香港方便,周围很多人每周都到香港买奶粉。

  家住深圳的王峰堪称“超级奶爸”。无论周围的人怎么说,王峰一直坚持每周六从深圳去香港,给孩子背奶粉。“已经坚持一年多了,我不相信国内的奶粉质量。”他告诉记者,以前没有孩子的时候,不太理解别人去香港背奶粉,到了香港后就是觉得国外的产品质量有保障,可选择的奶粉品牌很多,而且价格也比深圳便宜。

  从2013年3月1日香港实施奶粉限购令至今已有九个多月,然而这似乎并没有改变内地消费者赴港抢购奶粉的热情。“深圳很多人都像我这样。在罗湖口岸,推着小推车、带着大编织口袋的,几乎全是奶粉客。”王峰说。

  近年来,中国内地消费者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抢购港澳和海外零售市场的婴儿奶粉,造成很多地方尤其是港澳当地奶粉市场出现供应紧缺。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27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企业54.5万家。中国奶粉市场销售额接近400亿元,而进口奶粉的市场占有率5年前为30%左右,如今已跃升至60%以上;在高端市场,“洋品牌”的占有率接近100%。市场上销售的国产婴幼儿奶粉品牌数量虽多,却缺乏影响力大、信任度高的品牌。

  记者询问了很多家长关于他们给孩子喝什么品牌奶粉的问题,发现选择进口品牌奶粉的家庭占到九成以上。很多家长会托人从国外或者港澳代购海外品牌,如果条件不具备,也会选择在国内销售的进口奶粉。

  风暴:史上最严奶粉监管制度出台

  消费者对进口奶粉趋之若鹜,使中国乳业在“三聚氰胺”事件后的窘境显露无遗。为挽回已经失去的消费者信心,政府部门2013年推出了全新产业监管政策。

  6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监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提振国产奶粉的消费信心。

  这个文件拉开了我国政府出台最严格婴幼儿配方奶粉监管制度的序幕。“后来出台的所有部门规章,都是根据这个文件中的一个条文、甚至一句话展开来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意见》算是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制度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意见》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参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管理,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并且采取药品企业GMP认证模式完善审核制度,建立原辅料备案制度,并且试行在药店专柜销售。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新建和扩建项目的核准。

  《意见》把对奶粉质量的要求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表示,由于我国乳制品产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影响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问题的隐患仍然存在,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意见》还指出,突出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首负责任。任何企业不得以委托、贴牌、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使用牛、羊乳(粉)以外的原料乳(粉)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受监管层坚决的改革措施影响,国产乳企的发展方向有了极大改变。《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调研发现,惠氏等“洋奶粉”龙头企业一再向记者强调,其关注的是“奶粉是否接近母乳、添加的成分是否能补充婴儿营养需求”;而伊利集团、蒙牛集团等国内企业向记者谈的最多的则是“要证明我们的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三聚氰胺事件重创了我国奶粉行业,承认差距才能进步。”对此,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

  插曲:严重“奶荒”席卷国内市场

  实际上,为解决奶源短缺问题,今年多家企业率先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投建新奶源地的海外布局运动。

  就在监管层和企业都把精力集中在狠抓产品质量时,今年下半年一场严重的奶荒席卷全国,原奶价格连续大幅上涨,低端成品奶到处断货,高端成品奶涨价。

  奶荒的发生有较多原因,但在这个时点爆发主要缘于这场奶粉质量监管,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奶荒是质量监管下的“阵痛”。一直以来,我国大部分奶农采用的是粗放的散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获取的牛奶质量很难达到新的标准,加上近年来饲养成本的不断上涨,导致奶农几乎无利可图,许多散户开始卖掉奶牛,另谋生路。

  在奶荒的影响下,一些生鲜乳收购站、乳制品生产企业争抢奶源,一些散户奶贩重回市场,随意降低收购标准、非法倒买倒卖,造成了奶粉质量安全隐患,如处理不当将进一步伤害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

  为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产业变故,监管层和企业纷纷采取措施,以求从源头上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

  日前,国务院食安办召集伊利、蒙牛等8家乳制品骨干企业代表和北京、内蒙古等7个省(区、市)食品安全办负责人,召开乳制品生产企业座谈会,国务院食安办提出的五项要求中称,对“奶霸”扰乱奶源市场行为,要坚决予以严厉打击。

  国务院食安办要求,乳制品生产企业要切实履行质量安全首负责任,加强奶源基地建设,严格生鲜乳入厂检验,严禁采购非法经营的生鲜乳,坚决抵制哄抢奶源,各地、各部门对敢于顶风作案的违法企业,坚决予以曝光,要执行最严格的处罚措施。

  对此,8家乳制品骨干企业代表也表态不参与奶源抢购,依法依合同收购,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实际上,这些企业为解决奶源短缺问题,今年早已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投建新奶源地的海外布局运动。

  2013年7月,光明乳业旗下的新西兰公司新莱特正式在新西兰挂牌上市。据悉,新莱特的全部奶源目前除了能供给旗下品牌培儿贝瑞之外,还能剩余出一部分生产成大包粉,供给光明其他乳制品。

  2013年下半年,伊利也决定投资11.03亿元在新西兰建配方奶粉厂,年产4.7万吨配方奶粉。与其相同的是,广东乳业品牌雅士利也于今年斥资11亿元在新西兰投建新工厂,年产能约为5.2万吨,主要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成品及半成品。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随着消费需求增长,奶源紧张将成为一个长期问题。在国内投建奶源基地,投入大、周期长,饲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很多企业难以承受。因此,进行国际化奶源布局将会是未来的主要趋势。

  洗牌:5年内企业总数整合到50家

  提高企业准入门槛、提升行业集中度,5年内将行业内企业总数整合到50家,培育形成3至5家婴幼儿配方乳粉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除了对国产奶粉质量不信任外,目前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业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品牌竞争力弱也是导致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缺乏信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解决以上问题,以工信部牵头的多部委拟在近期推出《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该方案主要聚焦以下内容:提高企业进入门槛、提升行业集中度,5年内将行业内企业总数整合到50家,培育形成3至5家年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将为参与兼并重组的乳企提供一系列财税政策支持。

  目前,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由2010年的180家减少到127家,产品品牌由650个减少到500余个,年产量从55万吨增加到60万吨。

  但是这远远不够,在仅剩的127家企业中,仍存在着一些中小型企业产能相当落后,无论是生产工艺还是管理水平都达不到今年推出的新标准。

  因此,为了使他们平稳地退出市场,乳企兼并重组细则对乳粉生产技术方面进一步提出了严格规定,如鼓励企业采用湿法加工工艺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将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对清理审核后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00%实施GMP(《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改造并通过认证等。

  宋亮告诉记者,新政要求企业提高设备及技术水平,如同一把刀,将砍掉一部分不达标的企业。目前来看大型企业已基本达标,而相当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则因为承受不了改建带来的巨大成本而最终退出市场。宋亮认为,新政对乳企奶源提出了相当高的管理要求,而这点恰好是很多国产小型乳企的软肋。

  对此,内蒙古质检系统的一位干部表示,目前的大环境是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缺乏信心,进口奶粉带来的竞争愈发激烈,细则的实施将提高生产标准,加速奶粉行业集中,加快乳业相关资源整合,对恢复国产奶粉的消费信心来说无疑是一项利好。

  2014:至少一半代工奶企将退出

  预计2014年四、五月份,国家认监委和商务部将出台贴牌奶粉管理办法。届时至少一半代工生产的奶粉将退出市场,为整个市场腾出约50亿元份额。

  这场中国乳业在2013年开启的改革大幕将在2014年展现效果。随着奶粉产品监管新标准的愈发完善,市场上现有的乳企在2014年极有可能被逐个审核,预计首先将有一批靠代工生产奶粉的企业会退出。

  根据2013年全新政策针对严格市场准入的规定,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表示,“十二五”期间不再审批新建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项目,接下来的主要工作是对现有乳企展开清理和审核。

  宋亮表示,预计2014年四、五月份,国家认监委和商务部将出台贴牌奶粉管理办法。目前,国内代工生产的品牌整体市场份额在80亿元到100亿元左右。届时至少有一半的代工生产奶粉将退出市场,为整个市场腾出约50亿元的份额。

  另外,业内认为到2014年第二季度,奶荒有望得到初步缓解,市场供应将逐步恢复,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将得到初步解除。

  宋亮表示,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企业将继续通过产品结构升级,来生产减少对原奶依赖的产品,提高花色奶、含乳饮料的产量;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将成熟品牌带入国内市场;加快奶源的整合和建设。

  二是预计中央及农业部会出台扶持奶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对中小规模养殖户补贴。与此同时,2010及2011年新建牧场将在2014年陆续投产运行。

  三是乳制品进口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3年大包装奶粉原奶进口量将达到80万吨,2014年达到120万吨。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量有望达到7万吨,2014年达到9万吨。

  ●热词点击

  奶粉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陷入低谷,“洋奶粉”在中国市场销量节节增长。

  为重塑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2013年,一场乳业改革风暴席卷全国,相关政府部门密集出台针对奶粉行业的政策,大幅提高安监及准入门槛,清理落后产能,引发业内强震。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caijingyaowen/14968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