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管网分离不能从概念出发
本报记者 杨志锦 北京报道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383方案提出,将石油天然气管网业务从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的油气企业中分离出来,组建若干家油气管网公司,并建立对油气管网的政府监管制度。11·22中石化青岛爆燃事故发生之后,管网分离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
因此,本报记者就管网分离的议题专访了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周大地曾任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能源经济、能源政策和能源价格改革方面的研究。
周大地认为,管网分离不能从概念出发,而是应该弄清楚改革的原因及路径。他指出,在我国油气管网快速发展的阶段,纵向一体化的油气企业对管网投资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反垄断必须分离管网?
《21世纪》:1998年的油气改革对管网是如何考虑的?
周大地:油气原来是上下游分开,石油部管上游勘探,化工部管下游炼化,管网归属于上游。1998年改革的时候,划了一部分上游业务给中石化,一部分下游业务给中石油,中石油保留了较多的油气管网,两个企业实现了纵向一体化经营。当时管道独立就有讨论。回头看那次讨论,应该说当时管道业务不分离的决定是正确的,三大石油集团为了解决自己油气产品运输的问题,对管网投资保持了较高的积极性。
现在分离管网,又回到此前讨论的问题。如果分离出去,油价上涨,上游勘探生产板块获利,下游炼化板块则出现亏损。目前国际油气价格还较高,三大石油公司的上游保有一定利润,掩盖了管道、炼化方面的亏损。如果管网独立,管输费不能定价太高,国家对管道公司必须进行补贴。中国现在要实现能源成本和收益的合理化,能源系统的补贴必须去除。那么,在管网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谁来负责管网的建设,谁来投资并且保持到必要回报?显然要考虑。
《21世纪》:据你了解,目前提出管网分离的理由有哪些?
周大地:首先是将国企贴上垄断的标签,要反垄断就必须分离管网。
其次,随着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对独立油气管网的需求已经十分迫切,而隶属三大石油公司的油气管道不能满足小型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煤制气生产企业和小型天然气用户委托输送的愿望,小型的上游企业无法自由地与下游用户协商购销事宜、无法直接签订购销协议,因而上游和下游的企业对油气管网分离的呼声最高。
改革不能从概念出发
《21世纪》:你如何看待油气行业管网分离?
周大地:有人说要把油气管网剥离出来,我觉得剥离出来又是一个“国家电网公司”。现在还是有若干个石油主体,在管网方面有些竞争,尽管竞争不完全。
油气管线与高速公路不同。高速公路修好了,车就可以在上面跑。修建油气管网必须首先落实气源,其次落实终端用户,最后才是确定修建管道口径、功率等。如果先修一个大管道,但是气源不足,投资如何回收?因此,一体化的石油公司为了解决自己油气资源的输送问题,建设管网的积极性肯定最高。
现在管道大发展过程中,首先是要落实气源,其次是落实用户,再次落实管线。若成立独立的管网公司,管网公司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了解上下游情况,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的机制,这很难做到。
管网分离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分离,分离之后解决什么问题,现在没分离存在什么问题,分离之后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分离之后要有什么价格机制和定价机制。目前,据我所知,这些问题没有人能完整地说清楚。在都没说清的情况下,就把管网分开,是盲动。
《21世纪》:此前电力行业的改革在什么背景下进行,对油气行业的改革有哪些借鉴的地方?
周大地:上世纪90年代,美国在推动厂网分开,英国也在推动,本世纪初这一提法也在中国推广。当时电力行业太大,煤炭行业也有意见,又经常断电,所以国家推行厂网分离。目前来看,中国确实实现了厂网分离,地方电力也有很大发展,发电企业实现了多元化。
电力企业厂网分离原来的想法是使发电端有竞争,输配方面也引入竞争,但是操作中还是有很多困难。我国目前处于电力高速发展的阶段,也是电力电源不断变化的阶段,特别是在发电的环境存在不均等的外部性时,往往新投入的电力发电企业成本更高,比如风电成本高、新建电力企业面临建设后还本付息的压力。在电力高速发展的阶段,采取竞争的方式来淘汰落后是很难做到的,这种竞争也是不公平的。
电厂放开之后,投资主体增多,各地基于税收和GDP的效应上马了大量项目。这种情况下,电厂建造之后不让发电是不可能的,否则社会损失也很大。因此,地方出现对每个电厂分配电量,在这个基础上稍有调整的情况,竞价上网并未出现。
是不是可以通过完全的自由进入、自由竞争,然后自由淘汰,形成竞价上网的机制?理论上来说是可能的,但是实际上电力的上游竞争是很有限的,淘汰落后并不是通过电价高低竞争性淘汰出去,而是通过环保来淘汰。所以,输配分开就会导致自然竞争,这只是一种理论。
厂网分离是一个舶来的概念,我认为任何改革不能从概念出发,而是要从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厂网分开、输配分开还是要通过实践来观察。能源行业的改革一定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能套用,不能从概念出发搞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383方案提出,将石油天然气管网业务从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的油气企业中分离出来,组建若干家油气管网公司,并建立对油气管网的政府监管制度。11·22中石化青岛爆燃事故发生之后,管网分离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
因此,本报记者就管网分离的议题专访了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周大地曾任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能源经济、能源政策和能源价格改革方面的研究。
周大地认为,管网分离不能从概念出发,而是应该弄清楚改革的原因及路径。他指出,在我国油气管网快速发展的阶段,纵向一体化的油气企业对管网投资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反垄断必须分离管网?
《21世纪》:1998年的油气改革对管网是如何考虑的?
周大地:油气原来是上下游分开,石油部管上游勘探,化工部管下游炼化,管网归属于上游。1998年改革的时候,划了一部分上游业务给中石化,一部分下游业务给中石油,中石油保留了较多的油气管网,两个企业实现了纵向一体化经营。当时管道独立就有讨论。回头看那次讨论,应该说当时管道业务不分离的决定是正确的,三大石油集团为了解决自己油气产品运输的问题,对管网投资保持了较高的积极性。
现在分离管网,又回到此前讨论的问题。如果分离出去,油价上涨,上游勘探生产板块获利,下游炼化板块则出现亏损。目前国际油气价格还较高,三大石油公司的上游保有一定利润,掩盖了管道、炼化方面的亏损。如果管网独立,管输费不能定价太高,国家对管道公司必须进行补贴。中国现在要实现能源成本和收益的合理化,能源系统的补贴必须去除。那么,在管网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谁来负责管网的建设,谁来投资并且保持到必要回报?显然要考虑。
《21世纪》:据你了解,目前提出管网分离的理由有哪些?
周大地:首先是将国企贴上垄断的标签,要反垄断就必须分离管网。
其次,随着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对独立油气管网的需求已经十分迫切,而隶属三大石油公司的油气管道不能满足小型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煤制气生产企业和小型天然气用户委托输送的愿望,小型的上游企业无法自由地与下游用户协商购销事宜、无法直接签订购销协议,因而上游和下游的企业对油气管网分离的呼声最高。
改革不能从概念出发
《21世纪》:你如何看待油气行业管网分离?
周大地:有人说要把油气管网剥离出来,我觉得剥离出来又是一个“国家电网公司”。现在还是有若干个石油主体,在管网方面有些竞争,尽管竞争不完全。
油气管线与高速公路不同。高速公路修好了,车就可以在上面跑。修建油气管网必须首先落实气源,其次落实终端用户,最后才是确定修建管道口径、功率等。如果先修一个大管道,但是气源不足,投资如何回收?因此,一体化的石油公司为了解决自己油气资源的输送问题,建设管网的积极性肯定最高。
现在管道大发展过程中,首先是要落实气源,其次是落实用户,再次落实管线。若成立独立的管网公司,管网公司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了解上下游情况,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的机制,这很难做到。
管网分离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分离,分离之后解决什么问题,现在没分离存在什么问题,分离之后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分离之后要有什么价格机制和定价机制。目前,据我所知,这些问题没有人能完整地说清楚。在都没说清的情况下,就把管网分开,是盲动。
《21世纪》:此前电力行业的改革在什么背景下进行,对油气行业的改革有哪些借鉴的地方?
周大地:上世纪90年代,美国在推动厂网分开,英国也在推动,本世纪初这一提法也在中国推广。当时电力行业太大,煤炭行业也有意见,又经常断电,所以国家推行厂网分离。目前来看,中国确实实现了厂网分离,地方电力也有很大发展,发电企业实现了多元化。
电力企业厂网分离原来的想法是使发电端有竞争,输配方面也引入竞争,但是操作中还是有很多困难。我国目前处于电力高速发展的阶段,也是电力电源不断变化的阶段,特别是在发电的环境存在不均等的外部性时,往往新投入的电力发电企业成本更高,比如风电成本高、新建电力企业面临建设后还本付息的压力。在电力高速发展的阶段,采取竞争的方式来淘汰落后是很难做到的,这种竞争也是不公平的。
电厂放开之后,投资主体增多,各地基于税收和GDP的效应上马了大量项目。这种情况下,电厂建造之后不让发电是不可能的,否则社会损失也很大。因此,地方出现对每个电厂分配电量,在这个基础上稍有调整的情况,竞价上网并未出现。
是不是可以通过完全的自由进入、自由竞争,然后自由淘汰,形成竞价上网的机制?理论上来说是可能的,但是实际上电力的上游竞争是很有限的,淘汰落后并不是通过电价高低竞争性淘汰出去,而是通过环保来淘汰。所以,输配分开就会导致自然竞争,这只是一种理论。
厂网分离是一个舶来的概念,我认为任何改革不能从概念出发,而是要从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厂网分开、输配分开还是要通过实践来观察。能源行业的改革一定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能套用,不能从概念出发搞改革。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caijingyaowen/149467.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累计投放3500多亿元 泰隆银行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下一篇:油气管网老龄化?
·儿子为赚钱 父母闹翻天2014.07.17
·7月第二周投资方向2014.07.11
·中德“牵手”概念股2014.07.08
·7月第一周投资方向2014.07.04
·6月4周投资方向2014.06.27
·给六代财富核心信息平台客户的第一封信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