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清除不合格医生
昨日,深圳市医师定期考核工作正式启动。在充分酝酿之后,这项事关医师切身利益、事关执业医师形象建设、更关涉广大患者生命安全的制度建设将全面展开,值得高度关切。
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呼声早起。2007年3月12日卫生部颁布了“两个办法”,其中之一是《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并于同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定期考核制度没有得以全面展开。这些年,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这其中当然有少数患者不切实际的要求和不当做法所致,但一些执业医师专业素质不高、医德医风不正,也要负相当大的责任。为此,国家卫计委委托中国医师协会正式启动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在公示考核结果的同时,医生“不过关”的原因也有望对社会公示。这意味着,在两年一次的考核中,因医德医风问题未通过考核的医生将被列入“黑名单”。
医师定期考核是国际通行的行业管理制度,是建立和完善医师准入与退出机制的必要措施。医师定期考核,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将医师执业资格由终身制改成“年审制”,促进医师知识更新,提高医师执业水平和执业能力,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应该说,这是一部必不可少的好经。然而,好经能否念好?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不能走过场。定期考核,不是为了折腾医师,而是为了净化医师队伍,维护全体医师的合法权益,改善医师群体的职业形象。但是,如何考核,考核是否动真格,则是事关这一制度能否收到实效的关键。在准入之后,专业能力一般是有保证的,定期考核更多的是着眼于医德和服务水平,而医德和服务水平,更多的是软性的东西,较不较真,效果大不一样。
保证公平公正。有的执业医师的医德水平不高,是个人不当逐利的表现。但也有一些是制度不善所造成的,比如,过度医疗就不能仅仅视作医师个人的问题。谁来打这个板子,指望其所服务的医院吗?显然不现实。因此,在考核医师的时候,医师有没有一个法定的权利来为自己维权,也是保证考核能否公正客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考核标准应刚性且透明。有些医师以患者利益至上,但却可能影响医院创收;有些医师清正廉洁,但可能被视为破坏行业潜规则的“异类”。如果考核标准是弹性的,就可能让考核成为某些群体打击异己的工具,甚至成为逆淘汰的一个手段,这就把好经给念歪了。考核标准明确、公开、透明,并且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真正发挥制度之力,将不合格者清除出医师队伍。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caijingyaowen/148829.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企业要专注做好自己的产品
下一篇:372家优秀外企受表彰
·儿子为赚钱 父母闹翻天2014.07.17
·7月第二周投资方向2014.07.11
·中德“牵手”概念股2014.07.08
·7月第一周投资方向2014.07.04
·6月4周投资方向2014.06.27
·给六代财富核心信息平台客户的第一封信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