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证明“我即是我”
手机遗失的时候,没有机主的指纹将无法开机,不必再担心信息泄露;在银行,不再需要带任何证件和银行卡,只要将手掌放在服务器的扫描口;网上购物时,只要看一下摄像头,就能实现资金的支付和流动……
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一书中为人们展现了信息时代数字化生活的全景。而随着这一场景成为现实,数字化生存中的身份问题也逐渐凸显。很多时候,密码并非完美的解决方案,因为人们为了追求方便,常常使用简单的密码,也许为了便于记忆还会在不同产品上使用同样的密码。这难免带来安全上的问题。
而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定因其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被认为是信息社会中认证身份最好的方法之一。
如何证明“我即是我”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进行识别。生理特性大致上可分为身体特征和行为特征两类,身体特征包括:指纹、虹膜、脸型、DNA等;行为特征则包括:签名、语音、行走步态。通俗地解释,生物识别其实就是一种用来证明“我即是我”的技术。
无论是指纹、虹膜或者语音等,生物识别系统均使用相同的三个组件:传感器,检测用于识别的特征;计算机,读取和存储信息;软件,分析特征,将特征转换成图形或代码,并执行具体的比较。
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取样。首次使用生物识别系统时,系统将会记录你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或身份证号码。然后提取其唯一的特征转化成数字代码。
第二步:分析。分析特征,然后进一步将这些代码组成特征模板。
第三步:比较。当人们用识别系统交互进行身份认证时,识别系统通过获取其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特征模板进行比对,以确定二者是否匹配,从而决定接受或拒绝。
跟传统的身份认证方法相比,生物识别技术具有唯一、稳定、便于携带等先天的优势。
智能设备和移动支付
由于智能手机上传感器众多,提供生物识别功能要方便很多,因此多家科技公司把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率先投向了智能设备领域。根据分析公司Goode Intelligence的一份报告,到2018年,移动领域的生物识别技术能够带来30亿的收入,全球有34亿的移动用户用上这种技术。
自从苹果公司今年推出的iPhone5s内置了指纹传感器,微软也表示即将推出的Windows8.1操作系统也将针对指纹识别技术进行优化。而据国外媒体最新消息称,三星公司日前向美国专利商标局递交了一份专利申请,其中涉及到虹膜识别相关技术。外界据此猜测三星可能会将虹膜识别技术应用到下一代的Galaxy S智能手机上,以对抗苹果iPhone5s的TouchID指纹识别功能。此前三星已经在Galaxy S4上加入了眼球识别功能,让用户能够通过眼球的活动来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很显然三星不会止步于此,在拥有指纹识别功能的iPhone 5s的竞争压力下,三星有可能会从眼球识别直接跳转到更为先进的虹膜识别领域。与此同时,谷歌、PayPal、联想等公司共同组建了一家名为“快速身份验证联盟”的组织,意欲为生物识别和其他形式的“强认证”模式制定行业标准。
尽管指纹卡片公司CEO卡尔斯特罗姆表示, 生物识别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并不是什么新事,但如果苹果能够将指纹识别技术无缝应用于其智能设备并且带给用户非同一般的体验,这对于生物识别行业来说都将是“里程碑式”的发展。
除此以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支付这一崭新的支付方式已经悄然开始吞噬现实的货币交易模式。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064.1亿元,环比增长64.7%。而生物识别技术因为它的唯一性,稳定性被视作是移动支付中最具安全性和发展前景的身份认证方式。这从上述公司重金布局中可窥一斑。
东方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阮军认为,如果大家能够非常方便地通过指纹扫描迅速地在手机上进行支付、购买、转账,那未来整个指纹扫描可能成为一个超时代的应用,手机支付概念有可能重新崛起。
国内的掌中付日前宣布与国内云端手机付款开拓者易联支付合作,将在掌中付的多个业务中进行“手机语音付款方案”,旨在为其商户及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全方位的移动支付体验。此次掌中付接入的语音支付系统,用户在通过其商户网站购买商品或服务后,只需提供手机号码及其银行卡号,等待银联呼叫,随后在电话语音提示下确认订单、输入认证信息即可完成支付。
而早前,全球最大的网上支付公司、eBay旗下的PayPal宣布,其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里士满区的12家商场推出依靠“人脸识别”的支付系统。用户在使用前需将自己的银行账户或者信用卡与PayPal相关联,之后才可无忧无虑地使用支付功能。这款应用的使用方法是,用户先输入商家的识别码登录应用,然后用户的姓名和照片就会被发送到商家的电脑上。商家与用户确认了消费金额后,点击用户的照片,即可从PayPal上收取费用。
据悉,这种支付方式在美国早已经实行。PayPal零售服务部门高管表示,他有信心在2016年前让英国人丢弃传统意义上的钱包,仅仅使用智能手机就可上街购物消费。这也是PayPal在世界范围内拓展的第一步。
“实现大规模的普及和应用才意味着技术真正从实验室走向了市场。智能设备的普及给生物识别市场开辟了更广阔的领域。这些独一无二的身体密码的实际应用,最终会改变人们生活与交往的原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哲南博士在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说。
相关
生物识别亟须进军高端市场
我国的生物识别技术几乎与国外同步,开始集中于指纹识别,后续延伸到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如今在DNA、静脉等各个具体的领域,也都有一些创新。
由清华大学电子系教授丁晓青主持研制、清华大学和北京海鑫科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TH-IDvs视频监控人脸识别技术与系统”项目日前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经评审,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提高了我国视频监控中人脸识别技术水平和系统研发能力,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北京海鑫科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项目的负责人张笑难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研制成功的视频人脸识别系统,克服了实际应用中的多重困难,算法多次参加过国内外测试,识别性能测评优异,并已在公共安全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团队在多年持续研究的基础上,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智能视觉监控技术都已经比较成熟。结合这些技术优势,团队还先后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膜图像获取与识别技术和面向安全监控的视频内容理解平台,打破了国外技术与产品的垄断,满足了国家一些重大领域的急需。并且,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虹膜图像获取装置建成了数万人的CASIA虹膜图像数据库,其中部分已经向学术界免费共享。
“但是,我国的生物识别技术发展多集中于单项技术的突破,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差别,特别是在成果转化和体量规模上,缺乏拥有核心技术的大型领导型企业,技术力量分散、市场占比不高,多集中于指纹门锁之类低端产品制造为主,亟须向高端市场进军。”孙哲南告诉本报记者。
中科院副秘书长、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铁牛则表示,生物识别产业涉及公共安全,表现出几个特征:政府主导才能规模化、相关技术竞争白热化、业务开展专业化,不仅发达国家大力推广使用,发展中国家亦步步紧跟。我国已将这一产业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且该产业正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
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一书中为人们展现了信息时代数字化生活的全景。而随着这一场景成为现实,数字化生存中的身份问题也逐渐凸显。很多时候,密码并非完美的解决方案,因为人们为了追求方便,常常使用简单的密码,也许为了便于记忆还会在不同产品上使用同样的密码。这难免带来安全上的问题。
而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定因其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被认为是信息社会中认证身份最好的方法之一。
如何证明“我即是我”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进行识别。生理特性大致上可分为身体特征和行为特征两类,身体特征包括:指纹、虹膜、脸型、DNA等;行为特征则包括:签名、语音、行走步态。通俗地解释,生物识别其实就是一种用来证明“我即是我”的技术。
无论是指纹、虹膜或者语音等,生物识别系统均使用相同的三个组件:传感器,检测用于识别的特征;计算机,读取和存储信息;软件,分析特征,将特征转换成图形或代码,并执行具体的比较。
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取样。首次使用生物识别系统时,系统将会记录你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或身份证号码。然后提取其唯一的特征转化成数字代码。
第二步:分析。分析特征,然后进一步将这些代码组成特征模板。
第三步:比较。当人们用识别系统交互进行身份认证时,识别系统通过获取其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特征模板进行比对,以确定二者是否匹配,从而决定接受或拒绝。
跟传统的身份认证方法相比,生物识别技术具有唯一、稳定、便于携带等先天的优势。
智能设备和移动支付
由于智能手机上传感器众多,提供生物识别功能要方便很多,因此多家科技公司把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率先投向了智能设备领域。根据分析公司Goode Intelligence的一份报告,到2018年,移动领域的生物识别技术能够带来30亿的收入,全球有34亿的移动用户用上这种技术。
自从苹果公司今年推出的iPhone5s内置了指纹传感器,微软也表示即将推出的Windows8.1操作系统也将针对指纹识别技术进行优化。而据国外媒体最新消息称,三星公司日前向美国专利商标局递交了一份专利申请,其中涉及到虹膜识别相关技术。外界据此猜测三星可能会将虹膜识别技术应用到下一代的Galaxy S智能手机上,以对抗苹果iPhone5s的TouchID指纹识别功能。此前三星已经在Galaxy S4上加入了眼球识别功能,让用户能够通过眼球的活动来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很显然三星不会止步于此,在拥有指纹识别功能的iPhone 5s的竞争压力下,三星有可能会从眼球识别直接跳转到更为先进的虹膜识别领域。与此同时,谷歌、PayPal、联想等公司共同组建了一家名为“快速身份验证联盟”的组织,意欲为生物识别和其他形式的“强认证”模式制定行业标准。
尽管指纹卡片公司CEO卡尔斯特罗姆表示, 生物识别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并不是什么新事,但如果苹果能够将指纹识别技术无缝应用于其智能设备并且带给用户非同一般的体验,这对于生物识别行业来说都将是“里程碑式”的发展。
除此以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支付这一崭新的支付方式已经悄然开始吞噬现实的货币交易模式。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064.1亿元,环比增长64.7%。而生物识别技术因为它的唯一性,稳定性被视作是移动支付中最具安全性和发展前景的身份认证方式。这从上述公司重金布局中可窥一斑。
东方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阮军认为,如果大家能够非常方便地通过指纹扫描迅速地在手机上进行支付、购买、转账,那未来整个指纹扫描可能成为一个超时代的应用,手机支付概念有可能重新崛起。
国内的掌中付日前宣布与国内云端手机付款开拓者易联支付合作,将在掌中付的多个业务中进行“手机语音付款方案”,旨在为其商户及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全方位的移动支付体验。此次掌中付接入的语音支付系统,用户在通过其商户网站购买商品或服务后,只需提供手机号码及其银行卡号,等待银联呼叫,随后在电话语音提示下确认订单、输入认证信息即可完成支付。
而早前,全球最大的网上支付公司、eBay旗下的PayPal宣布,其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里士满区的12家商场推出依靠“人脸识别”的支付系统。用户在使用前需将自己的银行账户或者信用卡与PayPal相关联,之后才可无忧无虑地使用支付功能。这款应用的使用方法是,用户先输入商家的识别码登录应用,然后用户的姓名和照片就会被发送到商家的电脑上。商家与用户确认了消费金额后,点击用户的照片,即可从PayPal上收取费用。
据悉,这种支付方式在美国早已经实行。PayPal零售服务部门高管表示,他有信心在2016年前让英国人丢弃传统意义上的钱包,仅仅使用智能手机就可上街购物消费。这也是PayPal在世界范围内拓展的第一步。
“实现大规模的普及和应用才意味着技术真正从实验室走向了市场。智能设备的普及给生物识别市场开辟了更广阔的领域。这些独一无二的身体密码的实际应用,最终会改变人们生活与交往的原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哲南博士在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说。
相关
生物识别亟须进军高端市场
我国的生物识别技术几乎与国外同步,开始集中于指纹识别,后续延伸到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如今在DNA、静脉等各个具体的领域,也都有一些创新。
由清华大学电子系教授丁晓青主持研制、清华大学和北京海鑫科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TH-IDvs视频监控人脸识别技术与系统”项目日前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经评审,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提高了我国视频监控中人脸识别技术水平和系统研发能力,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北京海鑫科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项目的负责人张笑难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研制成功的视频人脸识别系统,克服了实际应用中的多重困难,算法多次参加过国内外测试,识别性能测评优异,并已在公共安全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团队在多年持续研究的基础上,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智能视觉监控技术都已经比较成熟。结合这些技术优势,团队还先后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膜图像获取与识别技术和面向安全监控的视频内容理解平台,打破了国外技术与产品的垄断,满足了国家一些重大领域的急需。并且,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虹膜图像获取装置建成了数万人的CASIA虹膜图像数据库,其中部分已经向学术界免费共享。
“但是,我国的生物识别技术发展多集中于单项技术的突破,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差别,特别是在成果转化和体量规模上,缺乏拥有核心技术的大型领导型企业,技术力量分散、市场占比不高,多集中于指纹门锁之类低端产品制造为主,亟须向高端市场进军。”孙哲南告诉本报记者。
中科院副秘书长、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铁牛则表示,生物识别产业涉及公共安全,表现出几个特征:政府主导才能规模化、相关技术竞争白热化、业务开展专业化,不仅发达国家大力推广使用,发展中国家亦步步紧跟。我国已将这一产业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且该产业正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caijingyaowen/146554.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红魔曼联欲进军网游 密洽中国游戏巨头“投石问路”
下一篇:11月发电量4392亿千瓦时 同比增幅放缓至6.8%
·儿子为赚钱 父母闹翻天2014.07.17
·7月第二周投资方向2014.07.11
·中德“牵手”概念股2014.07.08
·7月第一周投资方向2014.07.04
·6月4周投资方向2014.06.27
·给六代财富核心信息平台客户的第一封信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