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众生的新世界 互联网上供求 关系的改变
文 / 刘燚
2.3绝对过剩与相对稀缺?
在物质世界里,稀缺性往往意味着绝对稀缺,即便是过剩也是相对过剩。比如说,中国被广泛认为是“产能过剩”——这种产能过剩其实是一种相对过剩。比如,中国过剩最严重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和造船四个行业当中,其产能利用率普遍在70%-75%之间,这是过剩的吗?其实未必:第一,世界平均产能利用率水平,也不过在80%左右;第二,每年中国都会新增巨大的钢铁、水泥产能,但是,产能利用率始终比较稳定,这说明,新增的产能基本被新增的需求消化了;第三,国内外市场还有大量的钢铁、水泥需求未经满足,只是很多人买不起。
但是,在互联网市场上,这个情况,有比较大的变化,它存在着“绝对过剩”。比如,现在的信息产品,从总量上来说存在着严重的过剩,大量重复性的垃圾信息泛滥在BBS、IM、门户网站当中,苹果的App Store上应用数量已经超过100万,其中半数以上都从未有超过100个人使用,这是一种绝对过剩。
而互联网上的相对稀缺,与传统行业也大为不同。比如,我们使用Google,固然比别的搜索引擎更为领先一些,但是,在很多盲测过程中,Bing的搜索质量也不遑多让。那又如何?使用Bing的人仍然远远少于使用Google的人。
实际上,这种影响,在传统行业的很多领域也已经出现了,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交界的地方更为明显。比如,现在的智能手机动辄4核、8核,而且人均换机周期从以前功能机时代的12-18个月缩短到6-12个月,其中,手机当中大量的冗余功能并没有被用到过。这时候,人们追求的是“体验”、“时髦”,“浪费”的是功能。
换言之,稀缺性越来越向体验、情感、品牌、惯性等方面转移,功能上的过剩、冗余和同质化日趋严重,这一点在互联网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正如我们在前面章节中所说的,这种供求关系的根本性、趋势性改变,意味着传统经济学当中的一部分理论要完全重构。我们很难设想自己通过发明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来满足人们全新的需求,这种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人们挖掘现有的人性需求,通过更加便捷、亲和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也正因如此,互联网上的颠覆,往往不是因为技术“发明”,而是因为“体验改进”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所以,就算是互联网行业的龙头,Google也不是搜索引擎的发明者,而是一个持续改进者;你如果对比Google早期未经重构的搜索代码,也被今天从事搜索的人认为是“乐色”。
2.4 嗷嗷待哺的“隐需求”
那么,在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上,我们如何去看待体验、情感、品牌和习惯这些软性的竞争要素呢?感性需要感性的诠释,但是,它依然可以添加理性的认知。
如果我们把这些隐形的、柔性的需求重新来梳理一遍,将其整理出来,会发现,它不是纯粹地颠覆掉以前的经济理念,而是可以升级、完善原有的理念。比如,我们怎么看待小米手机的迅速成功?它通过成功的事件营销、微博传播和粉丝经济,当然是降低了渠道、营销的成本,并取得了病毒式的口碑传播——问题是,这种理解和阐释依然是“传统的”。因为我们还是在用一套既定的话语方式、逻辑框架在解释这种现象,其实,这种解释方法可能已经落伍了。
如果我们不以这种方式来解读,则需要创造一种新的解读方式。
比如,如果我们认为品牌是异常重要的,那么,忠实于小米品牌的人如何在短时间内就成为其粉丝的呢?这里面的成功未必都是小米本身的成功,还可能源自普遍的社会心理:太多现代人是孤独的,需要找到一种迷恋物品,这种恋物的需求需要投射到一种或者多种品牌上,从而找到某种满足感。这种群体性的社会需求,加上小米手机本身比较好的性价比、营销手段和产品定位,最终促成了它的快速成功——洞察这种需求可能是前提条件,性价比、营销和产品定位,可能是效应放大器。
所以,当我们在谈论小米的时候,其实OPPO、VIVO和魅族可能更早已经洞察了这种需求,并通过传统的渠道满足了这种需求。只是小米在营销手段上更为成功,更加具有互联网精神,这些隐性需求在互联网上被大幅度地放大了。
比如,为什么Myspace作为曾经非常成功的社区却没有Facebook成功,实名制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曾经火爆的Path主打私密社交却开始走下坡路?同样,主打广场社交的FourSqure则已经日薄西山?这背后的“隐需求”是什么?
那么,我们有必要把诸如此类的隐性需求挖掘出来,用互联网的逻辑重新去描述它,那么我们就可能对市场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洞察“隐需求”,与显性的、功能性的、硬的需求结合起来,并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实现它,变得极为重要,成为互联网或者利用互联网成功的必要条件。
2.3绝对过剩与相对稀缺?
在物质世界里,稀缺性往往意味着绝对稀缺,即便是过剩也是相对过剩。比如说,中国被广泛认为是“产能过剩”——这种产能过剩其实是一种相对过剩。比如,中国过剩最严重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和造船四个行业当中,其产能利用率普遍在70%-75%之间,这是过剩的吗?其实未必:第一,世界平均产能利用率水平,也不过在80%左右;第二,每年中国都会新增巨大的钢铁、水泥产能,但是,产能利用率始终比较稳定,这说明,新增的产能基本被新增的需求消化了;第三,国内外市场还有大量的钢铁、水泥需求未经满足,只是很多人买不起。
但是,在互联网市场上,这个情况,有比较大的变化,它存在着“绝对过剩”。比如,现在的信息产品,从总量上来说存在着严重的过剩,大量重复性的垃圾信息泛滥在BBS、IM、门户网站当中,苹果的App Store上应用数量已经超过100万,其中半数以上都从未有超过100个人使用,这是一种绝对过剩。
而互联网上的相对稀缺,与传统行业也大为不同。比如,我们使用Google,固然比别的搜索引擎更为领先一些,但是,在很多盲测过程中,Bing的搜索质量也不遑多让。那又如何?使用Bing的人仍然远远少于使用Google的人。
实际上,这种影响,在传统行业的很多领域也已经出现了,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交界的地方更为明显。比如,现在的智能手机动辄4核、8核,而且人均换机周期从以前功能机时代的12-18个月缩短到6-12个月,其中,手机当中大量的冗余功能并没有被用到过。这时候,人们追求的是“体验”、“时髦”,“浪费”的是功能。
换言之,稀缺性越来越向体验、情感、品牌、惯性等方面转移,功能上的过剩、冗余和同质化日趋严重,这一点在互联网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正如我们在前面章节中所说的,这种供求关系的根本性、趋势性改变,意味着传统经济学当中的一部分理论要完全重构。我们很难设想自己通过发明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来满足人们全新的需求,这种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人们挖掘现有的人性需求,通过更加便捷、亲和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也正因如此,互联网上的颠覆,往往不是因为技术“发明”,而是因为“体验改进”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所以,就算是互联网行业的龙头,Google也不是搜索引擎的发明者,而是一个持续改进者;你如果对比Google早期未经重构的搜索代码,也被今天从事搜索的人认为是“乐色”。
2.4 嗷嗷待哺的“隐需求”
那么,在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上,我们如何去看待体验、情感、品牌和习惯这些软性的竞争要素呢?感性需要感性的诠释,但是,它依然可以添加理性的认知。
如果我们把这些隐形的、柔性的需求重新来梳理一遍,将其整理出来,会发现,它不是纯粹地颠覆掉以前的经济理念,而是可以升级、完善原有的理念。比如,我们怎么看待小米手机的迅速成功?它通过成功的事件营销、微博传播和粉丝经济,当然是降低了渠道、营销的成本,并取得了病毒式的口碑传播——问题是,这种理解和阐释依然是“传统的”。因为我们还是在用一套既定的话语方式、逻辑框架在解释这种现象,其实,这种解释方法可能已经落伍了。
如果我们不以这种方式来解读,则需要创造一种新的解读方式。
比如,如果我们认为品牌是异常重要的,那么,忠实于小米品牌的人如何在短时间内就成为其粉丝的呢?这里面的成功未必都是小米本身的成功,还可能源自普遍的社会心理:太多现代人是孤独的,需要找到一种迷恋物品,这种恋物的需求需要投射到一种或者多种品牌上,从而找到某种满足感。这种群体性的社会需求,加上小米手机本身比较好的性价比、营销手段和产品定位,最终促成了它的快速成功——洞察这种需求可能是前提条件,性价比、营销和产品定位,可能是效应放大器。
所以,当我们在谈论小米的时候,其实OPPO、VIVO和魅族可能更早已经洞察了这种需求,并通过传统的渠道满足了这种需求。只是小米在营销手段上更为成功,更加具有互联网精神,这些隐性需求在互联网上被大幅度地放大了。
比如,为什么Myspace作为曾经非常成功的社区却没有Facebook成功,实名制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曾经火爆的Path主打私密社交却开始走下坡路?同样,主打广场社交的FourSqure则已经日薄西山?这背后的“隐需求”是什么?
那么,我们有必要把诸如此类的隐性需求挖掘出来,用互联网的逻辑重新去描述它,那么我们就可能对市场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洞察“隐需求”,与显性的、功能性的、硬的需求结合起来,并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实现它,变得极为重要,成为互联网或者利用互联网成功的必要条件。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caijingyaowen/13513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搜狐下一城张朝阳的视频攻坚战
下一篇:产融结合多式多样工业园区集众所长
·大盘不跌破2154点就不会深度回撤2013.10.20
·多重技术共振夯实2150点强支撑2013.10.21
·2200点失守不足惧三因素力挺短线反弹2013.10.21
·李克强表态改革决心 A股反弹根基不动摇2013.10.21
·龙头回落后 下阶段热点在哪里?2013.10.21
·多重技术共振 夯实2150点强支撑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