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证财要闻 >> 浏览文章

上岛费鼓浪屿的纠结

发布时间:2013-9-28 11:11:00 来源:经济观察报 浏览: 【字体:

  韩雨亭 杜雪

  “我相信很快就会出结果了。”厦门市万石山-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以下简称鼓浪屿)副主任叶细致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为了解决鼓浪屿面临的现实困境、加快“申遗”步伐,厦门市政府将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门票制度改革。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鼓浪屿以它的传奇色彩和人文气质吸引了众多游客,推动了厦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但是,没有任何节制的大开发和低端的商业生态,也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优雅的鼓浪屿沦为了一个“旅游集散地”。

  近几年,厦门市政府一直在设计各种方案,希望改变这一现状。

  在厦门提出的方案中,最主要的还是以“限客”为目的的门票改制。但是否应在鼓浪屿收“上岛费”,官方和民间的声音始终存在矛盾。

  赞成者认为,高票价能提升鼓浪屿的旅游品质,且能保护鼓浪屿上的风貌建筑;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则认为,票改施行后民间利益必将受损,进而影响鼓浪屿今后发展。包括政府费用收取的决策程序漏洞和最终用途,也成为了双方争论的焦点。

  票改方案迟迟没有推出。近几年,随着高铁的开通,岛上更是人满为患,对票改的呼吁之声再起。

  “流产”的票改

  “我双手赞成一票制,虽然鼓浪屿已经积重难返了,但或许经济杠杆会起到一定作用吧。”原厦门博物馆馆长、鼓浪屿申遗顾问龚洁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他现在拥有另一个社会身份——厦门市旅游培训中心副研究员。

  这些年,龚洁一直在通过媒体呼吁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改变鼓浪屿日益恶化的现状。

  这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现在去鼓浪屿很方便,游客只需要掏8元钱的往返轮渡票,即可登岛参观,非节假日,晚上十点后回程还可免费。想参观鼓浪屿几个经典景点,买一张100元钱的套票就能搞定。如果只想吹吹鼓浪屿的海风,看几栋老别墅,买点儿小商品,根本不用花门票钱。

  低门槛票务制度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

  每年到鼓浪屿旅游的人数达到千万人次,平均每天近3万人。“我们实际可供浏览的空间只有0.6公里,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叶细致说。

  2012年10月黄金周期间,鼓浪屿景区游客密度每平方公里达12.7万人,创下了世界纪录。

  人流量为鼓浪屿的旅游观光、住宿和商业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提高了政府的管理难度。最可怕的是:鼓浪屿四周环海,游客疏散系统极为脆弱,每次黄金周的到来,都让管理部门“心惊胆战”。

  “当初政府提出免费登岛的模式,是为了吸引人流,拉动岛上的经济。今天最让政府害怕的也是人流,开始意识到保护文物和游客安全的重要性。”龚洁说。

  据他回忆,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到鼓浪屿的船票只要五毛钱,没有多少人愿意去。

  “岛上吃的玩的都很少,最关键的是没有旅馆。第一家旅馆是自来水公司开的,在漳州路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一位朋友到鼓浪屿玩,住在那家旅馆里,晚上给我打电话说鼓浪屿太安静了,安静得可怕,很无聊,晚上想出门,但漆黑一片没有路灯,要来厦门住,我后来想办法把他接到了市区。”

  厦门市决定发展鼓浪屿的旅游,最早开发了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和博物馆四个景点。后来新加坡华侨和厦门市政府合资建设海底世界,岛上游览项目多起来了,到岛上旅游的人也多了起来。

  龚洁说:“1994年,当时担任鼓浪屿区(后改制为街道办,归思明区管辖)人大代表、厦门轮渡公司总经理的王炳章,在一次人大会议上提出在鼓浪屿进行票务制度改革的建议,希望用一张门票,涵盖岛上三大景点,票价最好只有原三大景点门票总和的一半。但是他的意见并未被政府采纳。”

  2001年,时为福建省人大代表的王炳章再次提出票改建议,仍然未被采纳。

  票改议题搁置了两年,2003年初,厦门市政府才开始正式启动鼓浪屿的票务改革。

  改革的动力来自形势倒逼。据当年政府统计,2000年到2003年,鼓浪屿门票收入停滞不前。2003年,厦门旅游总收入为165.32亿元,而鼓浪屿旅游总收入仅1亿元。如果改制收取大门票,按每年鼓浪屿160万游客,每人80元的门票收入计算,门票平均收入会“增加一倍以上”。

  这个方案包括了很多细节性的规定,比如,厦门本地人可持身份证进入鼓浪屿,交“上岛费”的仅限于外地游客;如果是鼓浪屿居民的亲友,必须事先在管委会登记详细资料,并凭指纹确认免费上岛;普通游客如在门票有效期内进出岛也需按指纹确认。

  当时厦门市体改办一份名为《关于鼓浪屿旅游管理和票务制度改革方案的说明》的文件显示,厦门市体改办和原鼓浪屿区政府先后召开了12场座谈会并走访驻岛单位,于2004年5月份出台了方案初稿。方案初定门票80元,包含了船票、上岛费和皓月园的门票。但日光岩和菽庄花园仍按原标准购票。

  2003年8月,《鼓浪屿旅游管理和票务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出台,并在2004年2月24日的厦门市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上得到肯定,票改正式启动。

  同年5月10日,厦门市物价局召开鼓浪屿景区价格听证会。厦门市物价局有关记录材料显示,43位代表中,3位经营者代表支持80元票价,其他人则反对高票价。7月中旬,厦门市政府宣布于8月15日实施票改,但随即又决定推迟票改进程

  9月21日,厦门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从2004年12月20日开始实行票改,试运行期间的“大门票”定价每人50元,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过渡到每人80元,日光岩和菽庄花园仍按原标准收费。但11月27日,厦门市政府通过厦门电视台宣布票改推迟,原因将由市政府通告说明。

  2004年12月6日,厦门市政府在当地媒体刊登通告称:“原定于2004年12月20日起实施的鼓浪屿票务制度改革方案,现因部分设备未到位,系统调试无法按时进行,经市政府研究决定,鼓浪屿票务制度改革方案推迟至2005年4月1日起实施。”

  2005年3月25日,厦门市政府又对外宣布,“《鼓浪屿旅游票务制度改革方案》公布之后,各方面意见尚不一致,为了进一步吸取各方面的意见,修正和完善方案与措施,经研究决定暂不执行”。实际上宣布此次改革流产。

  矛盾的“岛民”

  票改迟迟不能推进有两大原因,行政体制的制约和利益平衡的考量。

  2003年发起那场票改时,行政体制改革也在同步推进。当时根据厦门市民政局和体改办的方案,将思明、开元和鼓浪屿三个区合并为思明区,此后不久又成立了鼓浪屿管委会。管委会行政级别为副厅级。

  但收取门票依然存在问题,行政区改为管委会并不意味着肯定可以收门票,因为鼓浪屿还是风景区和居民区的混合区,并设有街道办,不能因为“区政府”换成“管委会”的招牌,就改变了居民区的性质。

  另一部分的压力来自民意,当时厦门市许多人并不认同“上岛费”的方案。最主要的依据是,鼓浪屿是城市整体功能区的一部分,从性质上讲,景区门票是管理事业性收费,而景点门票则是经营性收费,收取门票本身缺乏法律依据。

  最大的争议是公平性问题,很多人认为政府收取高额门票,意味着鼓浪屿将成为富人的乐园。据当时厦门市政府的公开材料,票改的其中一个目标是为了“限制低端游客,提高鼓浪屿的档次”。

  这其中还包括本地人超国民待遇问题。据当时的票改方案,厦门市民和其他几类特殊照顾者凭身份证明上岛不用买票,其他人一律要买票进入。这种将厦门市民和外地游客人为的隔离开来的做法有违公平原则。

  对于鼓浪屿居民来说也很麻烦,他们必须收集所有亲友的指纹,这有难度。

  后来,票改一事渐渐冷却下来,不再有人提及。但是,2010年,鼓浪屿游客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年接待游客量猛增至750.57万人次。这时“限制上岛人数”的观点开始浮出。

  借着鼓浪屿“申遗”的东风,“一票制”重新提起。2012年1月9日,鼓浪屿管委会某领导对媒体宣布拟从7月起实行“一票制”,每日限客约7500人。消息传出,外界哗然。到了五月份,管委会宣布“涨价”和“限客”均为虚假消息。这意味着,“一票制”改革再次受挫。

  7月3日,鼓浪屿管委会透露了一份“菜单式”门票方案,即规定进入鼓浪屿必须至少买1张景点门票。

  所谓“菜单式”门票方案,共有6种票型:合并门票+轮渡船票;日光岩门票+轮渡船票;菽庄花园门票+轮渡船票;皓月园门票+轮渡船票;风琴博物馆门票+轮渡船票;国际刻字馆门票+轮渡船票。任由游客自选其中一种,即完成购票。

  但是,到了今年国庆黄金周,该“菜单式”方案还未最后确定,它尚未获得省市相关部门的批准。

  “我估计上级领导的最大纠结还是民意,包括它合法性的问题。”厦门市当地一名官员说。

  与前几年完全是骂声相比,这次民意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源于鼓浪屿环境和生态的变化。

  根据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鼓浪屿上岛1136.66万人次,国庆黄金周期间,单日上岛人数突破12万人次。鼓浪屿客流直逼极限。

  这不仅影响了岛上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对岛上环境造成了破坏,垃圾污染了岛屿和海域,岛上旅游生态混乱。“如果和全国其他景区比,鼓浪屿的门票确实太低了。大家希望把鼓浪屿的商业形态朝一个更高端的方向去营造,而不是目前这种低端的商业生态。”厦门新格品牌机构董事长苏晓东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

  苏晓东是目前鼓浪屿商业效应的获益者,他和厦门旅游集团共同在鼓浪屿上创办了知名的旅游文创品牌——虾米堂,目前已经开了三家店铺,每年销售额达到了几千万元。

  但他认为,鼓浪屿上像虾米堂这样的品牌,不是为团体旅游服务的,而是针对文艺青年、背包客,现在鼓浪屿的游客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定位。

  鼓浪屿上褚家园咖啡馆老板谢立达在微博上也表达了自己对鼓浪屿变化的厌恶,“小吃街、特色店、中华老字号、海鲜排挡、摊位开始兴起,越来越多让我们鼓浪屿人莫名其妙的,前所未闻的特产、小吃不断出现。外来商业夺走了鼓浪屿宁静的生活,破坏了鼓浪屿优美的环境。”

  三年前福厦高铁的开通加剧了鼓浪屿游客人数的增长,“以前动车没有开通时,到厦门旅游还是要成本的,到鼓浪屿旅游的还是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的,现在好了,谁都可以过来,鼓浪屿能受得了吗?”谢立达说。

  但是,面对政府提出的“一票制”方案,他又呈现出了一种矛盾心态,“那样客流估计少了吧”。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caijingyaowen/13113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