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证财要闻 >> 浏览文章

圣牧高科沙漠中生产世界级有机奶

发布时间:2013-9-10 14:29:0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浏览: 【字体:

  《中国经济周刊》:姚董事长,听说您是蒙牛集团元老,目前蒙牛发展势头还算不错,为什么要离开,自己创业呢?

  姚同山:离开蒙牛,是因为受到一件事情的刺激。那是中国出现三聚氰胺事件的?2008?年。我作为蒙牛上市公司发言人,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彻底防止三聚氰胺事件再次发生时,非常为难,一时竟回答不上来!

  按照当时中国奶企的情况,相当数量奶源,不得不依靠牧民一家一户散养供给。而这会产生三个解决不了的难题。一是手工挤奶,很容易发生污染。二是各家自备容器,消毒很不严格。三是运输途中,两三小时,又会发生污染。

  还有一个根本问题,由于企业面对的是千家万户,各家各户饲料里是否残留农药?奶中是否有抗生素?这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所以,当时我就下了决心,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做自己能够全程控制奶源的企业,这才能生产出世界级的好奶。

  《中国经济周刊》:怎么会相中乌兰布和这一片大沙漠呢?

  姚同山:在蒙牛做副总裁时,有人就曾向我们推荐过乌兰布和,说曾在这里种过树,已经成活,既然如此,也可以种草、养牛呀。但当时忙忙碌碌,并没有在意。只有当自己下决心创业,要搞有机奶源基地时,这个信息才会真正进入大脑。?2009?年,我带了一帮创业兄弟前来实地勘察,最后,下决心就在乌兰布和沙漠建设世界最大的有机奶源基地。

  《中国经济周刊》:听说刚开始并不顺利,吃了不少苦头?

  姚同山:那是一定的。任何创业,开始肯定都是要吃苦头的。我们刚到乌兰布和,那时沙漠里根本没有公路,全是高低不平的大大小小沙丘!大风一刮,人对面也看不清谁是谁!?50?多里地,开车整整走了六七个小时!好家伙那阵势可就没法说了!

  《中国经济周刊》:最终决定扎根在乌兰布和,主要根据是什么?

  姚同山:乌兰布和虽有“中国第?8?大沙漠”之称,但它和其他沙漠,有两个明显不同。

  一是土质不同。因为这里地处河套,黄河之水,千年从此滚滚流过,左右摇摆,经常变道,形成了这一大片广袤沙漠。但是,在沙漠之下,就是厚厚的黄河土。稍加翻犁,就是很好的土壤,可以种植牧草。

  二是水源不同。因为黄河千年泛滥,河床已经越抬越高,这片大沙漠,其水平线就在滔滔黄河水之下,又几乎被黄河包围,黄河水侧渗而出,使得沙漠里不但有湖泊,而且,沙漠之下,只要打井,必能出水。

  有了土,还有水,具备这两个条件,改选沙漠不就有了基础吗?这是别的沙漠没法比的。

  《中国经济周刊》:你们的治沙经验为啥没在全国其他地区推广,这是否也是一个原因?

  姚同山:应该是吧。其他沙漠我没有完全调查过。但我想,只要有土,有水,就可以种植、养牛。或许,我们的做法在有更多的地方知道以后,也有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的可能吧。

  《中国经济周刊》:你们宣称自己是“全程有机奶”,这是企业自己说的吗?有没有什么机构作过认证?

  姚同山:这么重大的问题,当然不能光凭自己嘴巴说了。我们曾经邀请欧盟有机认证机构前来考察。他们派人详细察看了我们的种植、养牛和制奶全过程,最后,为我们颁发了欧盟有机认证。据我所知,这是欧盟第一次为中国奶企颁发有机认证。所以,我们的新产品包装印有“首家通过欧盟有机认证”字样。

  《中国经济周刊》:是不是因为“首家通过欧盟有机认证”,所以你们的牛奶卖得比蒙牛、伊利和三元同等牛奶贵,有的甚至还贵很多?

  姚同山:这应该是原因之一,物有所值嘛,高品质产品当然要卖高价格。此外,这和我们在那样一种条件下生产出全程有机奶也有关系,投入比较高,产出也应该相对高一些,这很正常。

  《中国经济周刊》:说到价格,你们在沙漠搞种植、养牛,花费一定不小,能够收回成本或者赢利吗?

  姚同山:从长远看,当然是会有赢利,否则我们也不会在这里大干了。但目前还处于前期大投入期间,开垦的一些土地,还没有完全长出庄稼,奶牛的数量,也还需要有一个比较迅速的增长。你们参观了我们的第二养牛场,四五千头奶牛,其中有的还小,没到产奶期,再过几年,我们的发展规模和效益就会相当满意了。也正因此,圣牧还算是“成长中的企业”吧。中外一些有眼光的投资者,纷纷与我们洽谈增资。看中的就是我们的发展前景。

  《中国经济周刊》:说到发展前景,你们已经建成世界第二大有机奶生产基地。什么时候超过丹麦阿拉公司,成为世界第一?

  姚同山:这很简单!明年,我们的日产量将达到?800?吨,完全可以超过阿拉公司,成为世界第一!再过?5?年,改造沙漠?50?万亩,日产有机奶5000?吨,那时,就可以从数量和质量跻身世界一流奶企了。

  《中国经济周刊》:最后一个问题,你们企业已经做得相当好,为何知名度并不高呢?

  姚同山:姑娘虽然长得漂亮,藏在深闺人未识呀!你提这个问题,确实说到我们的软肋。我分析原因有两条:

  一是企业成长历史还很短,人们了解和认识,得有个过程。二是我们自身宣传推广力度很不够,天天埋头在沙漠里干事业,把人都干傻了,没有重视信息传播。不少人来看了我们的企业,都说“没想到”,为什么没想到呢?因为“没听到”。为什么没听到呢?因为我们“没说到”嘛。所以,这个短腿,一定得尽快补上。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caijingyaowen/12697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