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医生”只赚吆喝不赚钱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刘砚青I北京报道
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正发生一场医疗与IT领域的跨界革命,数千款在手掌上求医问诊的移动医疗APP(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提供医疗健康类服务的应用程序)正向我们袭来,大有逐渐颠覆传统医院就医模式的势头。
据艾媒咨询《2012—2013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年度报告》,中国医疗健康类APP目前已有2000多款,国内从事医疗APP开发的企业已超500家。
然而这些看似可以解决“看病难”、“治未病”问题的移动医疗APP,是否真如我们所设想的那般前景美好呢?
移动医疗催生“第三种人”
8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快发展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健康服务业。
“现在中国有2~3亿人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上。”日前,在上海国际医学交流中心主办的“2013无边界健康医疗服务论坛”上,上海市卫计委主任徐建光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老龄化问题令政府在健康服务方面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我们必须要跨界整合医疗、科技、电子通讯等多方面资源,真正实现医疗资源信息化,建立起有巨大经济回报的健康服务产业。”
“全球大多数国家在医疗卫生发展上都陷入了资金和人才困境。”新加坡无边界医疗服务集团主席余卫湘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想要缓解人才和资金不能及时跟上的问题,必须要让医疗知识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催生出有别于医生和护士的第三类“人”,即医疗APP。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在家里也可以通过医疗APP完成心电图、B超和抽血等检验。”在余卫湘看来,医生甚至可以通过医疗APP,让患者无需去医院排队,在手机上就可以接收到适合的诊疗方案。
鱼龙混杂的市场
实际上,余卫湘的这一设想在中国早已成为现实。
早在2011年,一款号称“专注于医院围墙之外的健康咨询与简单问诊”医疗APP——“春雨掌上医生”就已问世,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图文等方式向5000多名来自全国三甲医院医生提问,而回复间隔通常只有几分钟时间。
这款用户数量已突破800万的移动医疗APP创始人张锐表示,他们不仅要解决患者看病难问题,更是要建立中国人的疾病数据库。“我们已经收录了七八千种疾病数据,应该是国内目前最全的移动病情数据库。”张锐说。
近一年来,国内类似于“春雨掌上医生”的移动医疗APP层出不穷。
然而在北京大学创新教育与研究院执行院长蔡剑看来,中国现有的数据不是不够大,而是太大,甚至大得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分析。“移动医疗必须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基础之上。中国不但没有医生信用评级体系,甚至连公民信用评级体系都没完全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布的医疗APP应用能值得信赖吗?”
虽然大家都盯上了移动医疗这片市场,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对医疗APP的审核缺乏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导致目前医疗APP市场上鱼龙混杂。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朱晓燕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现在移动医疗APP的很多信息解答都来自于百度百科等搜索或问答平台,解答内容良莠不齐,可信度很低。”
即便是那些由专业医生提供远程诊疗的移动医疗APP,由于患者只通过移动医疗软件向医生传送信息,既无专业医疗设备检查,也无医生当面诊断,因此也极有可能导致误诊。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律师日前表示,患者如果因在线咨询而引发医疗纠纷,其自身利益是无法得到保障的,因为法律上很难认定仅以客户端资料作为证据的有效性。
只赚吆喝不赚钱
除了不能保证所提供的信息权威与可靠之外,在很多投资人看来,移动医疗APP还存在商业模式不成熟、同质化严重、客户忠诚度差等问题。
尽管艾媒咨询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达到18.6亿元,并将在5年后达到125亿元,但是这些移动医疗APP创始人们至今仍未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
“春雨掌上医生”实行的是用户线上付费制,却把全部收入都交给了医生。“我们虽然有一些零星的商业机会,但尚未发现成熟的商业模式。”张锐曾对媒体坦言,现在公司的重点工作不是盈利,而是侧重数据采集。
建银国际医疗产业基金的一位投资经理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现在移动医疗APP确实发展得很火,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靠卖广告和数据挣钱,没有持久的增长动力。而且现在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根本留不住客户。”
“有一次我闺女突发高烧,我赶紧装了一款在线问诊类APP,本想找专家咨询,却发现在上面提供服务的都是些来自二三线城市的普通大夫,根本没有专家或名医,于是我果断抱着孩子去儿童医院挂急诊了。”30岁的京籍母亲陈妍告诉记者,她自此便对移动医疗APP彻底失去了兴趣。
旨在为医生提供个性化医学参考的文献类APP“杏树林”创始人张遇升也表示,国内移动医疗APP大都是“看上去很美”,但实际是“只赚吆喝不赚钱”,那些在国外已十分成熟的移动医疗APP商业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
例如美国Zocdoc公司推出的在线预约APP会根据所处地理位置、保险(放心保)状况、医生专业和空余时间向患者推荐医生并联系预约。这款每月预约人次已经超过500万的应用所采取的商业模式是对患者免费、向医生收费。
“在美国医生要想登录这款平台,每个月需支付250美元。”张遇升表示,按照公司对外公布的医生数量,该产品的年收入应该在千万美元以上。
“美国绝大多数的医生都是自由执业,Zocdoc的商业模式显然不适用于当前中国以公立医院为主的现状。”在张遇升看来,中国的医疗体制也是制约移动医疗APP发展的因素之一。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caijingyaowen/126969.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杜昉陈天桥为何选我任CEO
下一篇:王雪红将卷土重来
·盘面释放三大喜人信号2013.09.10
·三因素曝短线调整来临何处是低吸机会2013.09.10
·银行股领跑大盘资金全面转战主板2013.09.10
·沪指突破光大乌龙指高点量价齐升打开上涨空间?2013.09.10
·幸福来得太凌厉大盘或小调一下2013.09.10
·银行股正能量大爆发沪指重上2200点201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