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证财要闻 >> 浏览文章

悲情恒天然 揭三聚氰胺的好形象透支殆尽

发布时间:2013-8-10 11:46:00 来源:经济观察报 浏览: 【字体: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在中国市场上演的悲喜剧,现在又多了结局未知的一幕。
    作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恒天然集团曾在2008年自曝家丑后,随着三鹿集团的破产,在中国的投资损失惨重。然而意外的是,因中国市场对于本土奶的信任危机,以及对外资奶的极度渴求,又变得炙手可热——每年在中国市场都能获得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恒天然也搭上了中新两国贸易的顺风车,三鹿奶粉事件正值中新两国签署贸易协定(FTA),“2008年以来,新西兰对中国的出口增长至3倍有余”,今年上半年,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在上海访问期间表示,并预期2015年,双边贸易额将达到200亿新元的目标。
    不过这一次,恒天然成了“毒奶粉”的始作俑者。8月5日,新西兰总理约翰·基称,或将因恒天然事件再访中国。他质疑恒天然为何在发现生产线遭污染几个月后,才把事件向公众披露。并指出,应该在发现产品有问题的时候,就采取行动,而非在确定污染物后,才将结果公诸于众。
    这并非恒天然首次在中国遭遇食品安全信任危机,也并非首度“延迟披露”。8月8日,恒天然集团董事长宣布,将对肉毒杆菌污染事件,及事件发生后的行为展开独立调查。
三聚氰胺之后的崛起
    三鹿集团是恒天然在华投资的第一家乳制品加工企业,这笔8.64亿元的投资,最终以失败告终,被恒天然称为“一笔非常遗憾的投资”。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恒天然收缩在华业务,将其在广州的婴儿奶粉生产线转让给了雅培公司。然而“自曝家丑”之后,对于国产奶粉的打击力度之大,以及消费者对于进口奶粉近于“迷信”的信赖,令恒天然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来自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09年度,中国奶粉净进口量为23.8万吨,比2008年增长了5.4倍。其后,中国奶协在青岛进行的乳制品调查中,超过70%的消费者倾向信任进口乳品。

    北京农学院副教授杨静回顾了当时的情景,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不少奶农杀牛、倒奶,甚至放弃奶牛饲养,直接导致牛奶总产量的下降。
    中国奶业协会的统计数字表明,2009年,中国奶牛饲养数为1218.5万头,比2008年减少了1.2%,由于奶牛存栏数的恢复周期需要3年时间,三聚氰胺事件带来的奶牛数量下降在数年内难以改观。
    “洋奶粉”的火爆,以及在“自曝家丑”中积累的“透明形象”,令恒天然对中国市场欲罢不能。2010年,恒天然高调宣布重返中国,包括旗下的自有品牌安怡、安满重返中国市场,投资新建牧场,并探索中国发展加工处理的机会。“未来十年中国需求将增3倍,达700亿美元左右”,这一年,恒天然预测。
    其后,恒天然一路高歌,借国产奶粉的颓势,一路雄起。中国进口奶粉主要来源为新西兰、澳大利亚和美国,而新西兰独占鳌头。在这期间,众多中国公司前往新西兰设奶源基地,掌握新西兰主要奶源的恒天然公司炙手可热。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广东省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回答,中国进口奶粉新西兰就占到70%,这其中80%又来自于恒天然。
    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当年,正值中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以来,两国的商务往来亦经历了巨幅增长。今年4月9日,约翰·基在上海访问期间曾表示,2008年以来,新西兰对中国的出口增长至3倍有余,去年达到69亿新西兰元(约合58亿美元),与前一年相比增长16.6%。当时,他预期中新双边贸易额2015年将达到200亿新元的目标。资料显示,中国是新西兰第二大出口市场,占其出口总量的15%,其中,食品饮料类占据了新西兰整个出口额的5成。
    这也对恒天然在中国的业务带来了极大的提振。恒天然中国区公关部负责人表示,近三年来,恒天然在中国市场每年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2012财年,恒天然集团全球的收入为198亿新西兰元。截至今年1月31日,恒天然的2013财年营收数据显示,约14%营收来自于亚洲地区。
    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澳大利亚,成为恒天然最大的单一市场。今年年初,恒天然宣布,“中国对乳品的需求增长,远远超过新西兰的供应能力的增长”,公司计划到2020年,在中国拥有30个自有牧场,完成在中国的乳业供应链,同时寻求中方的合作伙伴,打造整合市场的商业模式。
    此外,恒天然集团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为下一步在中国建立乳制品生产基地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为了更好的结合中国市场,恒天然还计划在中国牧场建设示范基地,并与地方政府合作进行牧民培训。
    恒天然集团成立于2001年10月,由当时新西兰最大的两家乳品公司和新西兰乳品局合并而成,是新西兰当地最大的乳制品公司,在本土份额超过90%,在世界各地出口约250万吨的产品。据统计,在中国市场有超过70%的配方奶粉的基粉进口自恒天然。
危机四起
    作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这并非恒天然首次在中国遭遇食品安全信任危机,也并非首度“延迟披露”。
    2012年9月,恒天然公司在抽检时发现牛奶和奶粉中含有双氰胺(也称二聚氰胺,DCD)化学残留。2013年1月24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宣布,本国牛奶和奶粉中,存在低毒的化学物质双氰胺(DCD)。
    由于主要涉及恒天然公司产品,彼时,恒天然公司出面回应称,产品中含有微量DCD残留,不会构成食品安全问题。
    “双氰胺事件将新西兰‘绿色纯净’品牌置于危机之中,无论国际客户还是本国民众,谁都不会接受食品中有化学残留。”当时,新西兰绿党农业问题发言人表示。
    为此,新西兰政府下令禁售所有含有双氰胺的奶类产品。新西兰初级产业部亦成立了工作组,评估DCD有关事宜。有消息称,缘由是部分农场主使用了某种含有DCD成分的化肥提高产草量导致的。
    《华尔街日报》报道披露称,恒天然公司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得知产品中被检出双氰胺,但因股东大会即将召开而选择保密。
    仅仅两个月之后,2013年3月,恒天然旗下的奶粉加工企业在例行的“还原性”安检时,发现了结果异常。进一步检测中,发现浓缩乳清蛋白中含有梭菌属微生物。7月31日,确认一个原料样本中存在具有毒性的肉毒杆菌。
    恒天然查出的这批受感染的原料,叫做浓缩乳清蛋白,用于生产婴儿配方奶粉、成长型奶粉及运动型饮料等。在此期间,这批受感染的原料已经被销往全球各地。
    按照恒天然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思(Theo Spierings)之后的说法,受污染的浓缩乳清蛋白共计38吨,其中18吨在自己的工厂里使用,用于婴幼儿营业品,另20吨直接卖给了全球6家客户。
    这6家客户涉及3家饮品公司及3家动物饲料公司,其中包括可口可乐、哇哈哈、多美滋等企业。
    8月5日,恒天然的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思(Theo Spierings)来到中国,向消费者道歉,承诺“48小时内控制住所有问题奶粉的流向”。该事件发生后,外界对于恒天然公司在发现原料异常后,坚持追根溯源表示认同,但检测时间为何要历经5个月,且并未通知客户,这被媒体斥为“抱有侥幸心理”。
    西奥·史毕根思对此简单解释,“发现具体的具有毒性的根源,肯定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并表示,在确认的24小时后,恒天然公司立即通知了客户和新西兰政府。
    问题发生的原因,亦令人难以接受——“出现问题的管道其实是一个供临时使用的管道,因为它不常使用,所以我们后来觉得可能正常的清理过程不够,所以导致38吨的浓缩乳清蛋白里含有肉毒杆菌。”西奥·史毕根斯称。
    一直以来,纯天然食品和高标准的食品安全体系成为新西兰国家的名片和荣耀。
    8月5日,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公开质疑恒天然为何在发现生产线遭污染几个月后,才把事件向公众披露。约翰·基认为,应该在发现产品有问题的时候,就采取行动,而非在确定污染物后,才将结果公诸于众。
    8月6日,新西兰政府派官员进驻恒天然,以确保污染事件的信息公开,并谴责恒天然污染事件严重损害新西兰形象。
    与此同时,中国、俄罗斯、越南等国家宣布暂停进口新西兰乳制品。由于恒天然受污染原料曾销往澳大利亚,为此,澳大利亚奶粉也列入中国乳制品禁令。同时,中国监管部门亦对恒天然公司处以90万新西兰元(约合447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而彼时,新西兰政府正面临着年初以来,罕见旱情的威胁。今年二季度初,新西兰南奥克兰、怀卡托(Waikato)、丰盛湾和霍克湾陆续进入干旱状态。中金公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新西兰受干旱影响奶粉大量减产,且短期内无法缓解旱情,年初至今恒天然全脂奶粉拍卖价格已上涨28%(恒天然乳品1 个月举行两次拍卖)。显然,此际中国市场的稳定需求对新西半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遗留问题
    恒天然的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思(Theo Spierings)在中国承诺的“48小时内控制住所有问题奶粉的流向”结果并不乐观,有媒体指责其承诺落空,因为“没有一家涉事企业表示全部召回了问题产品”。
    由于公司并非在发现产品有问题的第一时间预警,导致恒天然的客户在召回产品时,陷于被动。哇哈哈表示,问题产品已经销售完毕;可口可乐亦表示,已售问题产品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统计,在召回全部完成后会向有关部门提交全面的召回报告。
    8月5日,西奥·史毕根思宣布,已经识别并且发现市场上90%受到影响的产品,其中10%的产品正在召回的过程当中。8月8日,他又宣布,我们的客户已迅速采取行动,锁定并封存尚未投放市场的产品,并对已经上架的产品发出召回令。他们的快速行动确保几乎所有相关产品都已得到有效控制。
    至截稿时间,恒天然并未向本报回应何为“有效的控制”。
    8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表示,中国已对恒天然集团浓缩乳清蛋白粉和奶粉基粉两种原料无限期停止进口,直到污染事件完全解决。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亦增加了在口岸对于新西兰乳制品的检测和监督,并指出可能会要求额外的检测。
    8月8日,恒天然集团董事会主席约翰·威尔逊宣布,将对受污染浓缩乳清蛋白的生产,以及污染事件发生后公司的行为,开展独立调查。
    “此次事件已经接近事态完全得到控制的最后阶段,下一步的重点很快将从事件处理转移到调查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上。”约翰·威尔逊说,除了已经宣布的运营调查之外,董事会还将为此开展全面的正式独立调查。
    据悉,本次调查的范围和内容,将在未来几天最终确定,调查时间将覆盖从2012年5月受污染产品生产直至生产运营恢复这段时间。该调查将由恒天然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领导,同时采纳独立专家的建议。
    “我们将全公司的力量都集中起来,致力于解决此次事件”,约翰·威尔逊表示。
    事实上,恒天然的自曝家丑,并非企业的道德血液,而是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乳制品生产国之一,新西兰具有严苛的乳制品行业法案,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处理食品安全问题,将遭遇严苛的处罚。
    恒天然在中国的计划,并没有因此番肉毒杆菌的污染事件而停滞。新西兰媒体引述史毕根斯的话称,恒天然在中国推出自有品牌婴幼儿奶粉的计划仍将如期进行,并未因为这次风波搁置,有关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实施。■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caijingyaowen/12181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