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挑战,考验中国公司成长
“不翼而飞”1.9亿元,让“中国农业蓝筹第一股”北大荒(600598.SH) 今年上半年一直处于焦虑寻找状态中。中注协发布2012年年报审计情况快报显示,去年,北大荒及其子公司出现了多起类似管理层逾越管理权限审批使用资金,造成一系列账款难以收回、随意转换债务主体等问题,而其去年也迎来了上市后的首次亏损。
“中国企业内控建设近年取得很大进展,但在改善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德勤中国企业风险管理合伙人谈亮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而随着自身的成长和国际化环境发展,中国企业内控与合规问题如果不能迅速地改善,将在全球化中面临很大的挑战。
挑战
一些企业对内部舞弊的风险评估相对缺失。2008年,中国海运驻韩国釜山公司总金额大约4000万美元的运费收入及部分投资款,被分成一百多次逐步挪出公司账户。值得注意的是,其主要涉案人员李克江,在中海集团韩国控股既是财务部负责人同时又是审计负责人。
在上海阅洲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冯萌看来,重大决策前的风险评估缺失或较少,是中国企业在内控与合规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这直接导致企业后期产生风险无法控制,还有些企业尽管存在某些内控与合规制度,但制度执行中缺乏监督监管机制。而随着中国企业逐渐成长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类似合规风险也面临着更大挑战。
实际上,中国从2007年开始推广内控相关规范,德勤调查显示,到现在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已经在内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金融行业和大型企业中。
但谈亮注意到,在进行内控建设和改善的过程中,企业也遇到了很多不容乐观的问题,包括公司层面整体的内控推进和监督机制不清晰,相关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内控的专业知识,内控流程和部分内控关键点未根据相应风险做最优设置,导致不全面或者不经济等。
“当然内控要求的导入,市场也是在逐渐认知的过程中,而且企业对内控的改进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通过不断地更新和调整来确保有效性。”谈亮表示。
倒逼
作为一家大型国企合规部的专员,林颖觉得自己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复杂,由于公司既在国内上市,也在美国上市,她的工作不仅需要遵守作为国企的国资管理相关规定,还要遵守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披、内控等要求,以及美国资本市场的相关规则要求。
实际上,随着更多中国企业逐渐走向国际化以及业务的复杂多远化,其面临的合规问题也越来越多,上海鼎泰信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江颖对记者表示,前两年在美国上市的几十家中概股集体遭遇不断升级的诚信危机,并且有部分企业被停牌或退市,就“与其自身的合规意识和对美国资本市场的相关规章了解不够相关”。
随着全球合规治理环境在金融危机后逐渐收紧,一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由于合规问题受到批评而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比如,世界银行发布的因涉嫌欺诈和贿赂,而在一定时期内被禁止承接世界银行资助项目的企业“黑名单”中,目前已有12家中国国内企业上榜。
经济一体化和走出去倒逼中国企业改善内控只是一方面,谈亮认为,改善内控更是中国企业逐渐成长、提升效率的自身需求,“企业对内控的重视,绝不仅仅是为了遵守内控基本规范,而是希望借此机会真正通过内部业务流程的梳理,识别关键风险,建立相应风险防控机制,发现并持续改进内部管理问题,从而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和可持续发展。”
而目前,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内控水平和机制差异较大。德勤在中国的调查发现,那些业务同质性强、信息化程度高、管控力度大的行业中,企业的内控水平较高,机制建设也较完善,如金融服务类、电信类等企业;煤炭类、房地产类等粗放型企业及新兴企业的内控机制较为缺失。
硬控+软控
即便主板上市公司中,冯萌注意到企业对内控与合规的管理程度良莠不齐,一些“一把手”重视的企业,内部运营管理控制非常出色,但也有相当一些企业内控制度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若企业的决策过程中,高层的个人意识占主要作用,内部审计也很难约束到公司高层的行为,这样企业的制度当然执行不下来。对于企业高层来说,有些或许并没有把企业做长久的打算,只是把企业“当猪养”,自然也就没有优化企业管理的动力。
“企业的合规与内控应该是‘硬控’与‘软控’相结合”,谈亮表示,前者指的是制度标准流程等,后者指的是环境文化建设,这不仅需要企业高、中层管理者与员工对相关流程和制度有着敬畏和尊重,还需要内审部门建立诸如全面内控测评和专项监督检查等设机制来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这就像城市道路的十字路口上,除了设置了红绿灯,还需要探头作为监督,以及“软控”普及教育改变人们的交通行为习惯。
内控的有效贯彻在于员工“不愿”、“不能”也“不敢”来做一些违规的事情。谈亮表示,“不愿”就是让员工觉得违规与价值观抵触,这与企业的宣传培训一把手重视并身体力行相关;“不能”是指企业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如信息系统控制、不兼容岗位分离、收支两条线等,让员工没法做违规的事情;“不敢”指的便是监督问责机制,严厉处罚违规行为,并能及时发现系统性漏洞,改进相关的内控流程、机制等。
“中国企业内控建设近年取得很大进展,但在改善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德勤中国企业风险管理合伙人谈亮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而随着自身的成长和国际化环境发展,中国企业内控与合规问题如果不能迅速地改善,将在全球化中面临很大的挑战。
挑战
一些企业对内部舞弊的风险评估相对缺失。2008年,中国海运驻韩国釜山公司总金额大约4000万美元的运费收入及部分投资款,被分成一百多次逐步挪出公司账户。值得注意的是,其主要涉案人员李克江,在中海集团韩国控股既是财务部负责人同时又是审计负责人。
在上海阅洲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冯萌看来,重大决策前的风险评估缺失或较少,是中国企业在内控与合规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这直接导致企业后期产生风险无法控制,还有些企业尽管存在某些内控与合规制度,但制度执行中缺乏监督监管机制。而随着中国企业逐渐成长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类似合规风险也面临着更大挑战。
实际上,中国从2007年开始推广内控相关规范,德勤调查显示,到现在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已经在内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金融行业和大型企业中。
但谈亮注意到,在进行内控建设和改善的过程中,企业也遇到了很多不容乐观的问题,包括公司层面整体的内控推进和监督机制不清晰,相关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内控的专业知识,内控流程和部分内控关键点未根据相应风险做最优设置,导致不全面或者不经济等。
“当然内控要求的导入,市场也是在逐渐认知的过程中,而且企业对内控的改进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通过不断地更新和调整来确保有效性。”谈亮表示。
倒逼
作为一家大型国企合规部的专员,林颖觉得自己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复杂,由于公司既在国内上市,也在美国上市,她的工作不仅需要遵守作为国企的国资管理相关规定,还要遵守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披、内控等要求,以及美国资本市场的相关规则要求。
实际上,随着更多中国企业逐渐走向国际化以及业务的复杂多远化,其面临的合规问题也越来越多,上海鼎泰信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江颖对记者表示,前两年在美国上市的几十家中概股集体遭遇不断升级的诚信危机,并且有部分企业被停牌或退市,就“与其自身的合规意识和对美国资本市场的相关规章了解不够相关”。
随着全球合规治理环境在金融危机后逐渐收紧,一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由于合规问题受到批评而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比如,世界银行发布的因涉嫌欺诈和贿赂,而在一定时期内被禁止承接世界银行资助项目的企业“黑名单”中,目前已有12家中国国内企业上榜。
经济一体化和走出去倒逼中国企业改善内控只是一方面,谈亮认为,改善内控更是中国企业逐渐成长、提升效率的自身需求,“企业对内控的重视,绝不仅仅是为了遵守内控基本规范,而是希望借此机会真正通过内部业务流程的梳理,识别关键风险,建立相应风险防控机制,发现并持续改进内部管理问题,从而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和可持续发展。”
而目前,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内控水平和机制差异较大。德勤在中国的调查发现,那些业务同质性强、信息化程度高、管控力度大的行业中,企业的内控水平较高,机制建设也较完善,如金融服务类、电信类等企业;煤炭类、房地产类等粗放型企业及新兴企业的内控机制较为缺失。
硬控+软控
即便主板上市公司中,冯萌注意到企业对内控与合规的管理程度良莠不齐,一些“一把手”重视的企业,内部运营管理控制非常出色,但也有相当一些企业内控制度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若企业的决策过程中,高层的个人意识占主要作用,内部审计也很难约束到公司高层的行为,这样企业的制度当然执行不下来。对于企业高层来说,有些或许并没有把企业做长久的打算,只是把企业“当猪养”,自然也就没有优化企业管理的动力。
“企业的合规与内控应该是‘硬控’与‘软控’相结合”,谈亮表示,前者指的是制度标准流程等,后者指的是环境文化建设,这不仅需要企业高、中层管理者与员工对相关流程和制度有着敬畏和尊重,还需要内审部门建立诸如全面内控测评和专项监督检查等设机制来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这就像城市道路的十字路口上,除了设置了红绿灯,还需要探头作为监督,以及“软控”普及教育改变人们的交通行为习惯。
内控的有效贯彻在于员工“不愿”、“不能”也“不敢”来做一些违规的事情。谈亮表示,“不愿”就是让员工觉得违规与价值观抵触,这与企业的宣传培训一把手重视并身体力行相关;“不能”是指企业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如信息系统控制、不兼容岗位分离、收支两条线等,让员工没法做违规的事情;“不敢”指的便是监督问责机制,严厉处罚违规行为,并能及时发现系统性漏洞,改进相关的内控流程、机制等。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caijingyaowen/121484.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内控挑战 考验中国公司成长北大荒
上一篇:去创始人化拒绝激进与粗暴
下一篇:合规管理完美规则为何“被越轨”
·房企“再融资”可消除“影子银行”对楼市的影响2013.08.08
·李骁只有长效化机制才能破解高房价难题2013.08.09
·北京热销盘8月集中推货2013.08.09
·楼市调控新基调 促平稳发展不提“加强调控”2013.08.08
·外媒称中金公司 已开始准备IPO2013.08.10
·希尔顿聘请四家投行重启IPO201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