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迫切需要有效的健康管理
本报记者 柏晶伟
6月16日,中国健康管理及产业发展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部、民政部、工信部、中国保健协会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出席会议。
健康资源是中国经济起飞的主要动力。没有健康的进步,“人口红利”缺乏基础。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研究认为,亚洲经济的迅速增长,30%—40%来源于民众健康水平的提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但与公众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居民健康资源被大量消耗和透支,如数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医疗费用快速攀高,重医疗忽视预防保健导致慢性病形势严峻;医疗支付压力沉重,突出表现为健康教育滞后、不良个人行为和高社会生活工作压力以及因环境因素造成的问题。从国内外经验和专家的共识看,健康管理是解决上述诸多卫生工作难题的重要手段。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正处于健康管理发展初期,缺乏适合国人的健康管理技术模式和服务体系,导致当前健康管理市场的乱象,国家无法就健康管理制定配套政策,健康管理产业步履艰难。一是对健康管理对象的认识存在误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不仅仅是亚健康、慢性病及需要进行疾病康复的人群,而是全民,是对从出生到死亡的全生命过程的管理。二是对健康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由于没有主流舆论的正确引导,把体检等同于健康管理,对造成疾病的各种风险因素干预和健康指导关注不够。而且市场对健康的需求急切,民众误把保健品等同于健康管理。三是人们日常体育锻炼与健身保健缺乏健康管理专家的专业指导,技术资源匮乏。当前大多健康管理组织缺乏应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大型国有医疗机构拥有大量优质资源,在长期的干部保健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它们的技术资源全部都用于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无人问津健康管理技术。截至目前,健康管理除部分社区或中小医疗机构参与外,没有一家真正的国家级大型医疗机构在研究健康管理技术模式问题,如此,中国的健康管理将没有出路。四是健康管理支付体制不健全。在健康管理产业成熟之前,国家、健康管理公司、医院、消费者、保险公司等相关方利益关系不明确,各方缺乏动力。
会议讨论了健康管理及产业发展路径,包括健康管理的市场细分,如从生命周期、性别及社会群体等方面的市场细分,并提出公益事业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路径。与会者提出,健康管理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更是一项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从当前国内的实践看,健康管理产业鱼龙混杂,有明显的短期趋利性,不利于中国人健康状况的持续改善。健康管理市场可分为普惠式和商业式两类,其中,普惠式健康管理以基本健康指导为主,惠及普通民众,充分体现其公益性商业式健康管理走产业化的路子。并且经由产业化产生的税费,用来弥补和发展公益性健康管理,惠及全民。会议认为,健康管理关系千家万户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产业潜力巨大,产业关联度远远高于房地产业,它还包含运动休闲产业和养老健康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人力资源密集的现代服务业,也是拉动内需、就业人数众多的朝阳产业,将成为下一经济增长点,据经济学家预测,未来健康管理产业规模将超过10万亿。
会议认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国民全面健康应提上日程。要从观念上由“治疗为主”切实转向“预防为主”,并在体制与政策上为健康管理工程的推进提供基础支持和培育。一是要重视健康文化传播。加强全民健康管理教育,普及健康知识,修正健康理念,这是健康管理能够顺利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二是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包括建立相应的机构和制度、改革医疗保健体制的补偿模式、实现健康管理与保险对接等。三是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如出台《健康管理实施指导意见》,将以健康管理纳入法律体系,明确政府、医疗机构、保险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在健康管理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为推进健康管理产业、实现全民健康工程提供抓手、支持和动力。同时,也应尽快制定完成中长期全面健康发展战略,从而为健康管理产业化提供依据。四是成立专门的行业组织,如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或者中国健康管理研究会,制定和推行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化标准,严格行业准入,规范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五是建议国家将健康管理产业纳入扶持产业范围,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支持,并在财税、金融、土地、环保、食品、卫生、质检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
6月16日,中国健康管理及产业发展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部、民政部、工信部、中国保健协会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出席会议。
健康资源是中国经济起飞的主要动力。没有健康的进步,“人口红利”缺乏基础。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研究认为,亚洲经济的迅速增长,30%—40%来源于民众健康水平的提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但与公众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居民健康资源被大量消耗和透支,如数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医疗费用快速攀高,重医疗忽视预防保健导致慢性病形势严峻;医疗支付压力沉重,突出表现为健康教育滞后、不良个人行为和高社会生活工作压力以及因环境因素造成的问题。从国内外经验和专家的共识看,健康管理是解决上述诸多卫生工作难题的重要手段。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正处于健康管理发展初期,缺乏适合国人的健康管理技术模式和服务体系,导致当前健康管理市场的乱象,国家无法就健康管理制定配套政策,健康管理产业步履艰难。一是对健康管理对象的认识存在误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不仅仅是亚健康、慢性病及需要进行疾病康复的人群,而是全民,是对从出生到死亡的全生命过程的管理。二是对健康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由于没有主流舆论的正确引导,把体检等同于健康管理,对造成疾病的各种风险因素干预和健康指导关注不够。而且市场对健康的需求急切,民众误把保健品等同于健康管理。三是人们日常体育锻炼与健身保健缺乏健康管理专家的专业指导,技术资源匮乏。当前大多健康管理组织缺乏应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大型国有医疗机构拥有大量优质资源,在长期的干部保健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它们的技术资源全部都用于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无人问津健康管理技术。截至目前,健康管理除部分社区或中小医疗机构参与外,没有一家真正的国家级大型医疗机构在研究健康管理技术模式问题,如此,中国的健康管理将没有出路。四是健康管理支付体制不健全。在健康管理产业成熟之前,国家、健康管理公司、医院、消费者、保险公司等相关方利益关系不明确,各方缺乏动力。
会议讨论了健康管理及产业发展路径,包括健康管理的市场细分,如从生命周期、性别及社会群体等方面的市场细分,并提出公益事业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路径。与会者提出,健康管理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更是一项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从当前国内的实践看,健康管理产业鱼龙混杂,有明显的短期趋利性,不利于中国人健康状况的持续改善。健康管理市场可分为普惠式和商业式两类,其中,普惠式健康管理以基本健康指导为主,惠及普通民众,充分体现其公益性商业式健康管理走产业化的路子。并且经由产业化产生的税费,用来弥补和发展公益性健康管理,惠及全民。会议认为,健康管理关系千家万户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产业潜力巨大,产业关联度远远高于房地产业,它还包含运动休闲产业和养老健康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人力资源密集的现代服务业,也是拉动内需、就业人数众多的朝阳产业,将成为下一经济增长点,据经济学家预测,未来健康管理产业规模将超过10万亿。
会议认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国民全面健康应提上日程。要从观念上由“治疗为主”切实转向“预防为主”,并在体制与政策上为健康管理工程的推进提供基础支持和培育。一是要重视健康文化传播。加强全民健康管理教育,普及健康知识,修正健康理念,这是健康管理能够顺利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二是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包括建立相应的机构和制度、改革医疗保健体制的补偿模式、实现健康管理与保险对接等。三是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如出台《健康管理实施指导意见》,将以健康管理纳入法律体系,明确政府、医疗机构、保险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在健康管理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为推进健康管理产业、实现全民健康工程提供抓手、支持和动力。同时,也应尽快制定完成中长期全面健康发展战略,从而为健康管理产业化提供依据。四是成立专门的行业组织,如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或者中国健康管理研究会,制定和推行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化标准,严格行业准入,规范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五是建议国家将健康管理产业纳入扶持产业范围,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支持,并在财税、金融、土地、环保、食品、卫生、质检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caijingyaowen/10607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中国城市绿色能源发展的五大症结
下一篇:电商促销不是“赔本甩卖”
·鹏华货币A申购金额降至百元2013.06.21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应把释放改革红利放在首位2013.06.21
·IPO撤单潮加剧痛楚 创投亟需转型脱困2013.06.21
·汇金增持非阴谋 盘面两大特点需重视2013.06.21
·别洛乌索夫称上半年俄罗斯投资增速剧降至0%2013.06.21
·“安倍经济学”惧怕改革阵痛 虚实错位无的放矢2013.06.21